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地域广阔,人口相对稀少,农业落后,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要改变新疆落后贫困、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就必须大规模地开发和建设新疆。恢复和发展新疆经济,才能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有计划的动员、组织大规模内地复员退伍军人、支边青年、知识青年等人员进疆,开发建设新疆。内地复转军人作为国家有计划组织的一个特殊人群,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迁入新疆,一直持续到80年代后期,历经三十多年,来源广,入疆时间相对集中。内地复转军人迁入新疆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生产建设兵团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接收安置。迁入新疆的内地复转军人在巩固边防,加快边疆地区开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伊塔事件”发生后,在稳定和恢复边疆经济,维护民族团结,保卫祖国的工作中做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国家的整体状况和新疆的具体实际,分析内地复转军人入疆的原因。第二部分,系统梳理迁移到新疆的内地复转军人的来源、规模及特点,重点论述内地复转军人迁入新疆后自治区与兵团对其的接收安置情况。第三部分,总结内地复转军人入疆后对新疆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分析内地复转军人在入疆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内地复转军人入疆的原因、过程、意义,为目前新疆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