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代谢在绿僵菌抗逆和致病中的作用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最大的类群,并且昆虫病原真菌具有触杀性,无污染和防止再猖獗等优点,所以利用昆虫病原真菌杀虫极具潜力。但是昆虫病原真菌也有防效不稳定和杀虫效果缓慢等缺点,所以,深入研究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能够为高效杀虫菌株的选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已经对水杨酸的一些相关基因功能进行了研究报道,尤其是在植物中研究的最为细致。在植物中,研究发现水杨酸是植物进行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但是,在昆虫病原真菌中还未发现水杨酸的代谢对其功能方面影响的报道。本研究,以昆虫病原真菌蝗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作为实验材料,克隆水杨酸羟化酶MaSalH1和MaSalH2以及水杨酸合成酶MaSalS,通过基因敲除的手段对MaSalH1、MaSalH2以及MaSalS进行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aSalH1、MaSalH2以及MaSalS不影响绿僵菌抗氧化还原能力、细胞壁完整性和渗透压耐受性。(2)一定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影响绿僵菌的生长。(3)MaSalH1、MaSalH2以及MaSalS通过影响东亚飞蝗的细胞免疫来影响毒力,MaSalH1和MaSalH2减弱了蝗绿僵菌的毒力,MaSalS增强了蝗绿僵菌的毒力。(4)在野生型绿僵菌中,MaSalH1和MaSalS在孢子时期相对表达量较高,而在萌发时期,只能检测到微弱的表达;MaSalH2在虫菌体时期是高表达的,同样在萌发时期相对表达量最低。(5)绿僵菌产生水杨酸。综上结果表明:水杨酸代谢不影响蝗绿僵菌的抗逆能力,而显著影响其致病能力。
其他文献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中胚层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成骨细胞以及成脂肪细胞等中胚层或其他非中胚层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