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雅明的革命思想贯穿于其技术复制理论和语言、寓言、摄影等思想中,他的革命思想在其整体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主张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革命的目的,采取一种比较含蓄和委婉的方式革命,这与时代对技术的推崇与当时欧洲的政治局势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解密切相关。在欧洲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背景下,广大群众受到思想奴役和技术理性的控制情况下,本雅明试图通过艺术救赎的方式达到革命的目的,他以艺术政治化来对抗纳粹政权的政治审美化,在当时的欧洲,包括本雅明在内的一些左翼知识分子大多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苏联的苏维埃政权抱有强烈的同情和好感。本雅明的革命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布莱希特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的理论,本雅明从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受到启发,提出了独特的艺术生产论,认为艺术活动中,技术力量的注入将有助于提高艺术生产力,有效发挥艺术干预现实的功能。本雅明把宗教与革命关联起来,使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实践向着文化领域转移,但是他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思考解放的实践态度上,仍然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这使他在文化领域富有创见,发现了革命实践的新的可能性,这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思想开拓了空间。社会主义脱胎于资本主义,因而其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深深印痕,资本主义的某些不好方面仍不同程度上在新的社会主义中得以延续,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一些压抑和束缚人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这一切都在警示人们,任何革命都不可能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晚上把一切弊病一扫而光。本雅明思想中革命的主体是以欧洲社会的知识分子为代表,包括广大受压抑的群众;革命的对象是欧洲社会上层统治阶级;革命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包括暴力、非暴力、艺术、社会等形式。革命理论是多维度意义上的革命:包括语言意义上的革命、哲学结构意义上的革命、艺术文化意义上的革命等。通过对本雅明革命思想的当代认知,与我们的当今社会和生活的实际相联系,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新时代中的革命概念,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