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rminor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探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耐药基因型,阐述乌鲁木齐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找出差异,指导临床进行耐药监测及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73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8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5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a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016年73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如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73.7%、65.6%,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3.7%。35株氨基糖苷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aac(3)-Ⅱ、aac(6′)-Ⅰb 、ant(3″)-Ⅰa 基因检出率均为100%, 26 株检出 aac(3)-Ⅰ基因,检出率为 74.3%。结论: 产 aac(3)-Ⅰ、aac(3)-Ⅱ、aac(6′)-Ⅰb 、ant(3″)-Ⅰa等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可能是乌鲁木齐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及3.0T磁共振,尽可能去寻找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原因并给出较为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意见,从而指导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36人
目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及血尿、蛋白尿。约67%的患者可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影响深远,从东汉到明清两代被人反复论及.目前,学界普遍采用创作心理学的视角对它进行研究.其实,该观念在古代不断被人探究,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