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细胞介素-17、18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梗死体积计算、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动态检测患者血清IL-17、IL-18的水平,探讨IL-17、IL-18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以内住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另选年龄、性别相近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根据脑梗死体积大小分为3组:小梗死组(≤4.0cm3)、中梗死组(4.1~10.0cm3)、大梗死组(>10.0cm3);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3组:轻型组(<4分)、中型组(4~15分)、重型组(>15分)。观察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关系,以及细胞因子IL-17、IL-18之间的变化关系。   结果:1.不同脑梗死体积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IL-17水平随梗死灶体积的增大而升高,脑梗死体积与血清IL-17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r=0.814,P<0.01)。   2.不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或P<0.01);IL-17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增加而升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清IL-17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r=0.782,P<0.01)。   3.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18水平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脑梗死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890,0.870,P<0.01)。   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于发病后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病后3天达高峰,其后浓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第14天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17、IL-18水平升高,表明IL-17、IL-18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患者血清IL-17、IL-18的含量变化有助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   2.血清IL-17、IL-18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表明血清IL-17、IL-18水平能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评估脑组织损伤有用的生物学指标。   3.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17、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二者共同在脑缺血后的复杂的炎症网络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并发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也
1月8日,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烟草科普站举行的中国烟草学会科普惠农赠书仪式上,永安镇督正村茶子组烟农柳怀林从中国烟草学会理事长杨传德手上接过《烟草栽培技术图册》等科普
文章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为例,简要阐述了基于儿童本位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认为教学中教师要将“儿童本位”的理念融入课堂当中,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主动表达.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长期依从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连续入组的809例STEMI患
我是恩施市红土乡石窑村人.石窑村地处恩、建、鹤、宣四县市交界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偏远”“落后”“贫穷”曾是它的代名词.乡亲们向往幸福生活,但一无技术
期刊
文章以鲁教版“3.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1)”为例,提出拉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增长的“三驾马车”(问题情境、追问理答、变式教学)的初步设想,并给出简单的思考:问题情境
文章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一课为例,立足“四基”,探索基于原点的课堂重构:回归基本知识、回归基本技能、回归基本思想和回归基本活动经验.利用知识与探索方法的关
以二次函数复习教学为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胆设计教学内容,有效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预期,有效实现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核心素养的生成.
移动终端支撑下的精准教学使教师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与形式、精准测量学习效果.文章以“实数的运算复习”为教学尝试,整合单元数学知识、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