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写角度看《今昔物语集》和《三宝感应要略录》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日本最优秀的故事集之一《今昔物语集》和中国的佛教故事集《三宝感应要略录》为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今昔物语集》有很大一部分资料是来自于中国文献,比如《三宝感应要略录》、《冥报记》、《弘赞法华传》和《孝子传》等。其中,文献资料来自《三宝感应要略录》的最多。《今昔物语集》是佛教故事集,因此佛教思想在《今昔物语集》中占有相当大的成分。而《三宝感应要略录》作为中国部的出典之一,对中国部的影响极大。《今昔物语集》在撰写过程中吸取并改写了《三宝感应要略录》的很多东西。因此,对比两书在写作中的异同点,从而找出《今昔物语集》自身的创作特点可谓意义重大。   但以往的众多论文当中,对两者的研究都是用“影响”、“接受与再创造”或者“翻案”等词来表述。而黄大宏在《唐代小说重写研究》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两个文本之间在情节、叙述模式、主题、人物形象、意境与语言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继承传统的作品就构成了重写关系。之所以用“重写”一词代替“影响”、“翻案”等词,是因为重写的内涵包括再创作、派生、衍生、重述等一系列意思,它不但清楚地显示出文本的从出关系,并揭示出先前文本题材一再出现的途径。   《今昔物语集》不仅在内容上接受了《三宝感应要略录》,而且在主题思想——末法思想上也与《三宝感应要略录》不谋而合。本论文主要从两者的异同点着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并阐述两者的不同点,从文体、叙述顺序、用词、细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本论文采用了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试图探索《今昔物语集》自身的特点。   本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第1章:引言。   第2章:《今昔物语集》与汉译佛经。   第3章:重写视野下的共同点。   第4章:重写视野下的不同点。   第5章:结论。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课堂教学是提升有效教学的关键。“外教社杯”教学大赛,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展示当前外语课堂教学样态的创新形式与重要举
1832年11月29日,路易莎·梅·阿尔科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日尔曼敦小城。她的作品《小妇人》一本关于马奇一家的小说为世人所熟知。通过分析文本,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阿尔
菲利普·罗思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他的每部作品在美国文坛上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临近二十世纪末,罗思又发表了他的“美国三部曲”:《美国牧歌》(1997)、《我嫁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认知功能和隐喻理解,研究读者如何结合社会语境来对新闻语篇中的隐喻进行解码。 为了实现本研究目标,本文对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