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传媒化生存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派学者对通俗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出了空前的关注,这种关注自然促使人们进一步考察知识分子现象。知识分子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宽泛而又开放的话题。历史在政府与民众的博弈中催生了传播媒介和以记录当代史为职业的记者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威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让人无法等闲视之。本文“知识分子的传媒化生存”命题的提出既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霸权盛行的一个表征,也是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寻求自身发展和出路的一个探索。在综合分析政治学、思想史、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基础上,本文先对知识分子作了概念上的界定,提出了现今“传媒化生存”对知识分子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文章接着分析了知识分子在传媒中生存的外部环境——政治权力的掣肘和大众文化的浸染。文章在研究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五种知识分子的传媒化生存方式——批判式、拒斥式、介入式、粉饰式以及工具式。每一种都运用相应的案例分析,如拒斥式生存的“钱钟书现象”、粉饰式生存的“余秋雨现象”、介入式生存的“布尔迪厄现象”等。文章由此架构了知识分子传媒生存的三种理想角色——文化宣导人、文化守灵人和文化开拓者,既不放弃对媒体话语权的争取,也不丧失质疑、批判和思考的精神内核,还要在行动上积极督促和创建健康的媒体生态环境。最后,论文认为传媒也应为知识分子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媒体要创建符合知识分子气质的阅读视听空间,另一方面,媒体还要给予知识分子充分的话语表述空间。
其他文献
改版是报纸内容和形式在总体设计上的改变与调整,是提高报纸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1978年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新闻界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闻改革。中国内地的报业环境
在新世纪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出了新的复杂景观。。本文主要探讨的正是这样背景下的一种“地理”路径——“国家地理”类媒体的跨文化传播。
在互联网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在技术有余而经营和管理弱化,网民的数量和网上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商业网站赢利模式普遍处于徘徊的境地,若继续停留在信息发布、信息整合、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