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材料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十二五”期间,我国多个省市都把新材料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动力强劲。然而从发展路径来看,仅仅依靠本地资源开发实现产业发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对全球化资源控制力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创新方面,各地尤其是内陆地区,本地化创新资源有限,更强调技术的整合与集成。无论资源、技术,任何一方面的单一突破都无法充分保证集群在新材料产业的竞争中制胜。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协同成长的生态网络,是我国创新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着力点。  本文简要回顾了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梳理了我国学者对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从新材料的定义与范围开始,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当前的发展概况,并将我国分为六个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及福建地区、京津冀鲁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析并比较各自的新材料产业集聚情况,总结和归纳了国家主导下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国特色,提出了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问题。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更替四个阶段,在对影响新材料产业集群化的因素分析之后,将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为三种,技术引领型、市场引导型和资源转化型。然后根据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江苏省的相关数据,对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剖析,总结和归纳其集群化发展的原因以及经验启示。文章最后对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供地方政府转变管理职能、营造集群发展环境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成为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面临着制度建设尚不健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逐渐提高,葡萄酒作为健康饮品开始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中国葡萄酒的产量、消费量和进出口贸易量都在不断增加,但是人均消费量依
1998年和1999年我国长江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灾,究其原因,除气候条件异常外,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使森林天然绿色水库滞洪蓄洪、涵养水源能力大为降低,致使长江
分析制造业区位分布有助于了解我国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市场邻近和供给邻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集聚的程度。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探究制造业区位分布
经过三十多年以要素的规模投入为基础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中国经济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但长期对高要素投入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的依赖,中国经济呈现诸多结构性问题。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