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墩、台阶与消能塘联合消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泄水建筑物消能工的选择是水能资源开发中重要的环节,泄洪消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底流消能是一种常用的泄洪消能方式,它是利用水跃的形式来消除水体多余动能,通过修建消能塘使水跃发生其中。但是当上游来流流速较大时,往往仅通过单一消能塘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消能效果,未充分消能的水流仍然会对下游河床造成冲刷破坏。工程中为增加消能效果,同时减少修建消能塘时的开挖量,通常采用辅助消能设施与消能塘联合运用的复合消能型式。本文结合某水利枢纽工程采用水工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冲击墩、台阶与消能塘联合消能时水流的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增加辅助消能设施的复合消能型式不仅可以平稳塘内水流,减轻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提高消能效率,还可以减小消能塘的开挖量,减少工程投资。该复合消能型式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同时为新型复合消能型式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有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概述了泄洪消能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意义,并总结了进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泄洪消能的集中常见消能方式如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等的基本流态及其各自特点和应用条件。2.总结了消能塘、冲击墩、台阶消能的基本水力特性,分析了顺坡上的台阶消能及逆坡上的台阶消能的特点。3.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冲击墩与消能塘联合消能的水力特性,总结了二者联合消能时自输水洞至消能塘沿程压强分布、水面线及流速的分布规律,并通过计算给出了冲击墩与消能塘联合消能的消能率。4.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冲击墩、台阶与消能塘联合消能的水力特性,即沿程压强分布、水面线及流速分布规律,计算了该消能型式的消能率,并与不加台阶的消能型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增加台阶不仅可以减小开挖量,还可以提高消能率,增加消能效果。
其他文献
山西作为西北黄土高原的苹果种植大省,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蓄水坑灌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