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GM-CSF对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rago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M-CSF)对 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损伤的预防作用,并研究其对炎症介质干扰素-γ(Inte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结肠粘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GM-CSF在Crohns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53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10)、TNBS模型组(n=21)和GM-CSF干预组(n=22)。GM-CSF干预组小鼠连续10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剂量为100ug/d/kg(体重);TNBS模型组小鼠连续10天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自然喂养。在第11天,给予TNBS模型组和GM-CSF干预组小鼠直肠内灌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结肠炎,剂量为3mg/只小鼠(溶于50%乙醇)。一周后处死,三组实验动物均评价死亡率、体重、结肠长度,观察结肠粘膜大体形态并进行组织学评分(Amehocriteria评分法),采用RT-PCR法定量测定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10 mRNA的表达。GM-CSF干预组还测定给药前后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 结果:GM-CSF干预组小鼠给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给药前增高了(10.63×10<9>/L,vs.7.89×10<9>/L,P=0.0048)。与TNBS模型组相比,GM-CSF干预组小鼠的死亡率较低(31.82% vs.66.67%,P=0.022),体重下降较少(+0.03g vs.-1.44g,P=0.0006)、结肠长度较长(10.33cm vs.9.01cm,P=0.0002),结肠组织学评分较低(1分vs.2分,P=0.008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结肠组织中的IFN-γ mRNA的表达上调(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有下调的趋势(P>0.05);与TNBS模型组相比,GM-CSF干预组结肠组织中IFN-γ mRNA的表达下调(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有上调的趋势(P>0.05)。 结论:rHuGM-CSF对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损伤有预防作用,这可能与它抑制IFN-γ mRNA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升高。外科手术是结直肠癌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在降低肿瘤
目的通过跟踪比较水中镇痛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和传统分娩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探索水中镇痛对其分娩过程中疼痛的改善,尤其是重度疼痛的发生情况及累计时间的影响。
尿毒症毒素是指因肾脏功能下降而潴留于患者体内并且造成尿毒症症状的物质,蛋白结合类毒素作为重要的尿毒症毒素,越来越受到重视。蛋白结合类毒素除了肾脏毒性外,还与心血管
翼状胬肉(Pterygium)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翼状胬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匮乏。许多研究者希望从翼状胬肉致病机制中找到药物治疗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