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时空介词“在”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在很多语言中都是一种重要且复杂的词类。《马氏文通》开启了现代汉语介词词类的研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汉语中的介词主要用来引出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方向、对象、依据、原因和目标等。而其中,介引时间和空间论元的时空介词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结构描写和认知角度对空间介词或对时间介词单独进行研究,从翻译角度同时关注介词的时间范畴和空间范畴的研究不多。本文采取基于语料库、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汉语时空介词“在”为研究对象,从“鲁迅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即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彷徨》和《呐喊》及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翻译的英译本中,筛选出含时空介词“在”的语句。以语义分类为前提,对时间介词“在”和空间介词“在”分别进行考察,试图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时间介词“在”及其英译、空间介词“在”及其英译在文本中分别是如何分布的?2.时间介词“在”及其英译、空间介词“在”及其英译在介词语义、句法位置和功能上有何异同?研究发现:一、空间介词“在1”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如下:首先,“在1”主要呈现三种语义,“原点”,“所在”和“终点”,且“在1”主要以后两种语义方式呈现;“在1”所在的句子主要有两种句型,即NP+PP+VP,NP+VP+PP,且表示“所在”义的“在1”主要分布在NP+PP+VP中,表示“终点”义的“在1”主要分布在NP+VP+PP中;“在1”主要分布在四种介词构式中,即“ZAI+N.+Localizer”,“ZAI+Pron.”,“ZAI+Localizer”和“ZAI+N.”,且“在1”多以“ZAI+N.+Localizer”方式呈现。此外,空间介词“在1”所对应的英文翻译在形式和数量上都更为丰富,且译文的分布状况与所对应的汉语的语义,构式和句法特征联系紧密。时间介词“在2”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如下:“在2”可表达“时点”和“时段”两种语义,且主要以表“时点”为主;“在2”主要分布在五种介词构式中,即“ZAI2+Nt/NPt”、“ZAI2+(Nt/NPt)+Localizer”、“ZAI2+(Nt/NPt)+Marker”、“ZAI2+Non-Nt/Non-NPt+Localizer”和“ZAI2+Non-Nt/Non-NPt+Marker”;包含“在2”的介词构式的语义,是受“在2”及其介词宾语共同决定的,且介词宾语的形式及其语义对整个介词构式的语义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时间介词“在2”所对应的英文翻译在形式和数量的分布上较“在2”都有很大差异,且译文的分布情况受所对应的汉语的语义,介词构式和句法特征的影响。二、“在1”及其译文的对比结果如下:首先,英语译文较其所对应的汉语,在语义的表达上更为精确和细致;且在三种情况下,包含“在1”的构式往往不用英语介词翻译;英汉时空介词都可通过隐喻联系表示抽象的意义。在汉语中,PP多位于VP前,而在英语中,PP多位于VP后;“在1”构式的句法功能在数量上的排列顺序是:状语(320)>补语(311)>定语(37)>主语(17),而所对应的译文的排列顺序是:补语(302)>状语(213)>定语(48)>表语(6)>主语(5);且汉语介词构式的句法功能与其所处的句法位置联系紧密。“在2”及其译文的对比结果如下:首先,“在2”及其译文中的介词,都可表示“时点”和“时段”的语义,但“在2”表示“时点”或“时段”时,需要受到“在2”及其宾语的共同制约,而英语时间介词可以直接表示“时点”或“时段”的意义;且在包含“在2”的介词构式中,“方位词”和“标示词”可以分别标示“时段”和“时点”的意义,而在英语中还未发现有类似的标示词,因为英语中本来就存在“时点介词”或“时段介词”。其次,在句法功能方面,“在2”构式在句中可以是状语,主语或定语,而在英语译文中,介词短语多充当状语,且在汉语及其英译中都有句首状语,句中状语和句末状语的存在;“在2”构式的句法功能在数量上的排列顺序是:状语(70)>定语(6)>主语(2),而所对应的译文的排列顺序是:句末补语(15)>句首状语(11)>句中状语(10),且表示“时点”义的汉语介词构式大多都不用英语介词翻译,而表示“时段”义的汉语介词构式,其所对应的译文在句中主要作为状语。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理论上,选取时空介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可以对介词在句子甚至在语篇中的语义角色、句法功能产生新的认识,也会找到介词这一词类的区别性特征,有助于对介词的进一步分类。在实践中,在“汉语热”大背景下,英汉时空介词的对比研究有助于解决留学生对汉语介词“在”的习得偏误问题;此外,本研究也对英语时空介词的习得及其“在”的英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体外长期培养的长白猪BMSCs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阐明甲基化在调节基因表达上与BMSCs发生转化的关系。方法抽取3月龄长白猪胫骨近端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并根据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典籍中辉煌灿烂的一笔,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备的哲学著作,无论在国内亦是海外该著作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译本总数上《道德经》仅次于《圣经》,可见其
女性主义法学是西方现代法理学思潮的一个流派。其思想产生于女性主义各派理论;其方法论以意识觉醒的方法、实际推理、询问具体问题及解构为主;其理论基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川芎止痛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7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电针)与研究组(电针联合川芎止痛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头痛评分、颈
文化女性主义从女性特质出发,提出一种不同于男性思维方式的女性"关怀伦理",进而根据由此建立的理论对传统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男性化和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分析,主张将关怀伦理
<正>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广度逐渐加深,在带给人们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人地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