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区作为一种创新的功能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就已经存在。在我国开发区发展的20多年历史中,由于国家对其政策性优惠逐渐弱化,其体制问题逐渐暴露在人们的视野。目前开发区体制研究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每个开发区的不同体制特点,如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的体制,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体制设计,优化其管理体制,使其成为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增长点。开发区的体制改革一直在动态进行。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开发区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中依照职能对机构进行了完善,实行部门间合署办公,按照职能需要开设辅助机构,在审批中引入电子政务系统,实行联合监管,与大兴区政府行政资源整合中采取管理人员互相兼任制等等,为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探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开发区进一步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人员交叉任用时出现人员职能模糊,与大兴区机构设置重叠,开发区自身机构设置逐渐膨胀,开发区与行政区经济和社会职能分工不明确,开发区在决策和监管过程中由于管理层级的复杂重叠而降低行政效率等。都需要在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着力解决。针对以上体制改革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本文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提出了一些体制改革的具体建议。改革的核心是以政府职能分配为导向,开发区大力发展经济职能,将社会职能放权给大兴区政府。具体的措施包括:按照经济和社会职能分工将开发的部分管理人员和部门整合精简,按照职能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动态配置,将街道一级的管理机构纳入对开发区社会管理中,建立高层研究制度和高层人才顾问制度完善开发区经济职能,理顺政府层级关系,构建多主体的监督制度,下放审批权,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