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u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城乡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统筹城乡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各地政府也积极开展城乡统筹推进工作,把“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纳入工作重点。然而,城乡统筹的发展水平如何,城乡统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些命题的回答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测度城乡统筹的发展水平,接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城乡统筹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研究设计内容与框架如下:   第一章:引言。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等。   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章对以往有关城乡统筹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重点综述了有关城乡统筹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已有研究。   第三章: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分析。通过回顾1978-2009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文教科卫事业等方面发展差距的前提下,描述了城乡统筹的发展轨迹、区域特征及其做出的尝试和先进典型工作,最后对城乡差距的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   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价。通过计量方法,构建了“城乡统筹度”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江苏省十三个市的城乡统筹情况和江苏省1990-2009年的城乡统筹发展轨迹进行了测度和分析。   第五章:城乡统筹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影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诸多要素,特别是产业结构、要素投入、制度因素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第六章:城乡统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验证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重要程度,涵盖了产业结构与特性、资金要素投入   第七章:结论和对策建议。通过全文分析,得出了关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简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全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和分析了江苏省城乡统筹的发展状况,发现城乡统筹度总体上由不协调趋向良好,但是在区域和地级市之间存在着差距,特别是苏南、苏中、苏北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本文还对城乡统筹度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成为当前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其他文献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拥有量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十三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用
林业分工论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两种类型,在中国森林经营管理实践中,已将林地面积的52.41%区划为公益林。由于森林生产经营行为具有外部性特征,且公益林禁伐产生了机会成本,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推进,市政建设项目也在逐年增多,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对规划和设计、检测等进行革新.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脉络,关系着国民生计,
学位
众所周知,伴随着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态,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农民专业合
工程款拖欠一方面对承包单位而言具有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存市场经济制度与体系稳定性的挑战.清理工程款拖欠问题是稳定当前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