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田三原则”评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田三原则”在日本侵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治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延续。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解析“广田三原则”。内容涉及“三原则”提出的过程、中日双方的交涉以及“三原则”的实质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将对中国共产党对“三原则”的反应作出独到的梳理和分析。本论文共三部分来评析“广田三原则”。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日本明治年间的大陆政策、1934年发表的“天羽声明”及作为口号的“和协外交”之间的延续性的分析,指出“三原则”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日本政客顺应日本国内各界对华诉求的结果。无论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提出何种“友善”的口号,其实质和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第二部分对中国国民政府当局与日本围绕“广田三原则”展开的交涉进行论述,同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原则”的反应。国民政府的对日交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交涉的问题分别是:“王崇惠三原则”与“广田三原则”的关系(主要在中国驻日大使蒋作宾与日本外相广田弘毅之间进行)、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与“广田三原则”的关系、国民政府压制反日情绪与“广田三原则”的关系(主要在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之间进行)。国民政府在对日交涉的过程中态度出现了变化,由最初的妥协退让到逐渐强硬、准备抗日。同时,在这一部分中也增加了前人在研究“广田三原则”过程中没有提及的中共的反应,分析了中共的处境决定了对“三原则”反应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分析了“广田三原则”的具体内容,梳理了中日双方在“三原则”交涉过程中的态度和立场,指出:“三原则”是日本独霸中国的构想的外在表现。最后,本论文得出结论:“广田三原则”是明治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延续、是日本侵占东北后对华政策的新调整,内容有一定的欺骗性,形式的转换掩盖不了实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囊型包虫病致过敏性休克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学调节作用。方法:11例包虫病致过敏性休克患
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火中,安徽芜湖、安庆两地首先成立红十字分会,宣告了安徽红十字运动的开端。之后安徽红十字会在总会指导与帮助下,积极扩展分会组织,征集会员,使红十字组织在安
自开商埠是由中国政府主动宣布开放的允许中外商贾在此从事商业贸易的口岸和市镇,有固定的范围,在其内不设租界,其行政权概归中国政府行使。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潜力的交通系统和
同性恋的困扰伴随福斯特的一生。短篇小说集《来生》表现了作家对同性恋这一隐匿情感的逃避和对回归古希腊式生活的向往。福斯特看到了现代文明社会中虚伪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绩效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改革举措。2013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决定采取个别试点逐渐铺开的形式在全国税务系统分步实施绩效管理。到2016年,绩效管理已在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经过了短暂的和平,随后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进行了三年的决战。国统区的难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出于躲避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原因,许多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