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定是各级政府实施社会救助,确保有限的政府和财政资源帮助到最需要的人员这一重要工作的基础。由于救助对象多为老弱病残,救助基数大,多数集中于贫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定是各级政府实施社会救助,确保有限的政府和财政资源帮助到最需要的人员这一重要工作的基础。由于救助对象多为老弱病残,救助基数大,多数集中于贫困、落后的农村,因此救助资格的认定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实施救助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过去使用人工进行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定,往往存在数据完整性、可信性、鲜活性等诸多问题,导致“人情保”“漏保”“错保”等现象,不仅造成救助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根据云南省民政系统的业务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统一管理全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加大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系统的实施严格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在充分进行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用户人群和救助对象人群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系统的架构进行设计,详细描述了系统实现的各项功能,在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据库设计,最终实现了核对项目配置、核对办理、核对报告管理、统计决策、监督预警、组织系统管理等业务功能。系统采用省级数据集中模式开发,基于J2EE模式和SOA服务架构,使用Java、Spring、Ibatis和Web Services等技术进行开发实现,以云南省民政数据中心为基础,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纵向实现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州(市)、县(市、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业务信息资源、社会救助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横向实现与省公安厅、省扶贫办、省残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整个系统以标准规范、数据中心、数据共享平台为基础支撑条件,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社会救助管理和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统计决策与监督预警为核心业务需求,实现云南省居民家庭状况核对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实时共享与交换,达到“精准救助、精准扶贫”的目标。
其他文献
《生态学研究方法》是2017年海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的试点对象之一。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和创新性思维培养不足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组建授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仿佛2011新年的钟声还回荡在耳边,转眼间却已至年末。即将与我们挥别的2011,您是否也存有不舍和留念?不舍那些带给您无限欢乐的人和事,留念那些烙印在您生命中的永恒瞬间。也许是一首唱出您心声的歌曲,也许是一本带给您无限启迪的书籍,也许是一场拉近您与他心灵距离的电影,也许是一台让您在捧腹大笑时暂忘烦恼的话剧……在现代人更重注精神生活的同时,这些舞台上、书籍中、剧院里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给患者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我国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办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连接了学生,学校和社会,其作用额外需要重视。教师作为一种传统职业,其职业认同程度对于专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能够解释民办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成果较少,关注度不够高,值得进行进一步探索,得出可以进行实践影响的结论。而上海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较多数量且成熟的民办高校单位,对其民办高校教师
作为学问基础的数学,由于其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一直被诸多中职学生视为最难掌握的课程之一.通过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及调查问卷,发现当下多数中职数学课堂传统导入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缺乏,导致学习信心减弱和学习成绩下滑的事实.如何通过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提升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就是本论文拟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起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
摘要:针对如何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问题,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行实施微课题方案。微课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在接收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承担微课题,强化、应用、实践所学知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微课题方案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主动学习;微课题;学习模式;教研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