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睡眠障碍是近年来众多新发现的可改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拟研究睡眠障碍包括打鼾严重程度、打鼾频率、异常夜间睡眠时长、午休习惯、以及午休时长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的影响以及定量评估睡眠障碍的危险比(OR)和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方法:  本项目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给予标准的结构化问卷,采集并记录相应的人口学,生活方式等一序列的暴露变量数据。  所有受试对象均采集静脉血,置于-160℃液氮库中保存,按照标准流程测量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ApoB、糖化血红蛋白。  采集的所有数据均统一使用EXCEL表格管理及储存,基线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对连续性变量以及分类性变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危险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初始模型调整地理位置,性别,和年龄;接下来逐渐增加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及95%的可信区间(95%CI)采用基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协变量的校正方法跟用非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校正后危险比(OR)一样。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来自全球包括亚洲,中东地区,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澳洲的52个国家,262个中心的1515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以及14820例性别,年龄配对的正常对照;其中病例组,1531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205例不能确定诊断,695例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病史,260例数据不足;对照组中,109例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病史,74例数据不足;最终,27098例(包括12461例病例以及14637例对照)入选本研究。  基线数据特征:  病例组中睡眠相关变量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关于打鼾严重程度,相比于正常对照组中17.9%(2319)的中度打鼾者,病例组中20.9%(n=2279)为中度打鼾者;重度打鼾者的比例为病例组11.3%(1226)vs对照组7.9%(1025);关于打鼾频率,相比于正常对照组中30.8%(4114)的偶尔打鼾者,病例组中31.1%(3485)为偶尔打鼾者;频繁打鼾者的比例为病例组26.2%(2935)vs对照组19.1%(1265)。关于夜间睡眠时间过长,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例为12.6%[1568]vs10.8%[1587],关于夜间睡眠时间过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例为36.1%[4501]vs34.8%[5096]。关于午休习惯,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例为(43.5%[5307]vs39.5%[5765]。  睡眠障碍变量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对于打鼾严重程度,经过多重校正之后,中度打鼾者的危险比(OR)值为1.22(95%CI1.10-1.36),重度打鼾者的为1.34(1.16-1.54)。对于打鼾频率,经过多重校正后,偶尔打鼾者为1.11(1.02-1.22),频繁打鼾者为1.35(1.21-1.49)。对于夜间睡眠时间过长,经过多重校正之后,危险比(OR)为1.17(1.05-1.30),对于夜间睡眠时间过短,危险比为0.94(0.87-1.01)。短时间午休的危险比值为0.78(0.70-0.87),长时间午休的危险比值为1.21(1.09-1.35)。综上,三部分睡眠障碍变量可解释的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14.6%(4.5%-23.5%)。  结论:  打鼾严重程度、打鼾频率、过长的夜间睡眠时间、过长的午休时间都能不同程度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相反,短时间的午休时间却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睡眠障碍在不同的人群、地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没有差异。
其他文献
为研究非线性金属结构材料轴压短柱承载力,汇总国内外关于不锈钢和铝合金轴压短柱的试验数据,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对轴压短柱承载力进行数值分析,得到1 164个不锈钢和铝合金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胸部多层螺旋CT(MSCT)的胸部大血管直径,分析COPD患者主肺动脉直径(MPAD),主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rPA)情况,探讨肺
目的1.研究近5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早产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及时合理的选择用药。2.探讨与1997-2007年统计数据相比,我院近5年早产儿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的经验性选择用药。3.探讨早产儿肺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早产儿感染患儿送检标本中筛查培养阳性者,收集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与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