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色增长”理念的不断发展,中国各行业都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绿色增长理念提倡的是合理安排资源,提升资源效率、构建环境友好、社会包容与和谐的经济增长。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仅会阻碍自身的持续发展,也会为经济社会带来相关的负面影响。如何实现旅游业经济增长逐步向绿色增长转型对促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30个主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1)采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评价体系,最终选取旅游业固定资产、旅游业从业人数、旅游业能源消耗、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作为评价体系中的投入指标,旅游业收入、旅游游客总人数和旅游业CO2排放量作为产出指标。(2)利用Super-SBM模型,应用旅游业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对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并从时空的角度对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进行分析。(3)在空间上,首先从传统区域角度分析中国各区域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水平,同时采用K-MeansCluster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各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水平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不同水平的城市在中国各区域的分布情况。(4)在时间上,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绿色增长效率逐年上升,但仍有少数城市旅游业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旅游业绿色增长无效。(2)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国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状况较好,不同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水平的城市在中国地域内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集聚性。(3)从动态时间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趋势较好,在观察期内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年均提升5%。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对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提升同时产生影响,但技术进步指数较低,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推进旅游业绿色增长技术进步来提升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建议。各城市应针对自身状况和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各地旅游优势,利用地域优势并制定相关政策。本研究客观评价了中国城市旅游业的绿色增长发展现状,为评价其他行业绿色增长发展状况和提升绿色增长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本文以中国30个主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1)采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评价体系,最终选取旅游业固定资产、旅游业从业人数、旅游业能源消耗、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作为评价体系中的投入指标,旅游业收入、旅游游客总人数和旅游业CO2排放量作为产出指标。(2)利用Super-SBM模型,应用旅游业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对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并从时空的角度对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进行分析。(3)在空间上,首先从传统区域角度分析中国各区域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水平,同时采用K-MeansCluster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各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水平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不同水平的城市在中国各区域的分布情况。(4)在时间上,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绿色增长效率逐年上升,但仍有少数城市旅游业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旅游业绿色增长无效。(2)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国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状况较好,不同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水平的城市在中国地域内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集聚性。(3)从动态时间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发展趋势较好,在观察期内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年均提升5%。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对城市的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提升同时产生影响,但技术进步指数较低,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推进旅游业绿色增长技术进步来提升城市旅游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建议。各城市应针对自身状况和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各地旅游优势,利用地域优势并制定相关政策。本研究客观评价了中国城市旅游业的绿色增长发展现状,为评价其他行业绿色增长发展状况和提升绿色增长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