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基层体育工作者和体育学者为了探索发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开始尝试新的教学实践活动。他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过程中把分组教学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运用且发现异质分组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篮球这一体育运动项目一直受到大量青少年学生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篮球项目的改革力度不断加深,大家对篮球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教育部为进一步增加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参与度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的小学篮球教学中相对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但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极大地削弱,所以在小学的篮球教学实践中采用更有效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将异质分组教学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以临朐县弥水现代学校五、六年级60名篮球社团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在相同的训练条件下,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并进行多项指标的检验,记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1、常规篮球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两组在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和50×8往返跑的四项测试中成绩有明显的提升;实验后50米跑和一分钟跳绳的测试中异质分组教学组较传统教学组成绩有明显提升,其它三项素质指标之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在实验前后变化不大,获得的效果不明显。2、常规篮球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两项成绩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可知在部分篮球技术提升方面异质分组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更显著。3、异质分组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小学生对篮球的运动参与兴趣,减小消极情绪,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互帮互助的能力,但在体育关注、运动参与和情意表现方面没有明显变化。4、异质分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强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并且满足了不同水平层次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上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成一个小组,在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并且小组的成功依赖于每个学生任务的成功完成。在此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够体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使学生全方面得到提高,充分展现因材施教。5、异质分组教学也展示出了部分教学缺陷,例如篮球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有时候会产生自卑感,学习过程相对被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会有学习发展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分组比较困难,有时容易出现水平差点的学生不想动手,水平好点的学生生包办学习任务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正视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