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年龄结构与地区经济差异——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经验证据

来源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有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更富裕?这是经济学试图解释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从亚当·斯密到阿尔弗莱德·马歇尔,再到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经济学家们就这一问题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从经验研究来看,研究者一般将人均产出差异归结为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差异。但是,就这些方面对产出的相对重要性而言,研究者的看法并不一致。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借鉴微观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人力资本为线索讨论了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地区差异问题。在本文中,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涉及两个方面。除了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考虑的劳动力教育水平外,我们将劳动力年龄结构也视作经济所拥有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力资本。利用作者搜集整理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 在分析教育对地区产出增长的影响时,参数估计的一致性一般都会面临省略变量误差(omitted variable bias)和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的威胁。本文采用两种思路来应对这些误差问题。一是在估计方法上,本文使用新近流行的系统广义矩方法(system-GMM)来克服潜在的上述误差问题。二是在数据选择方面,本文不仅考虑教育水平在数量上的提高,也考虑了在质量上的改进。我们构建了一个教育质量调整系数,从时间和地区两个维度对原先以人口比率加权的教育水平进行了调整。 利用1982/199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库和1%人口抽样资料,我们推算整理了各省区1980-2005年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结合其他经济变量,我们估计了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当期劳均产出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考察了劳动力年龄结构对产出的影响途径。
其他文献
当科学技术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时,或者说科学技术就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时,对技术的分析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是应当的和必要的。尤其是我国,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长期瓶颈问题之一就是核心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不仅仅是科技人员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之一,当然也应当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展开企业技术分析及其应用研究。什么是企业技术,企业技术分析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进行企业技术分析,如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根本和基础,是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人的权利。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
期刊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贷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故急需通过资产证券化对其进行分散和化解。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却警示我们,一定要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