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自2013年“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河北省处于内含京津大都市,外沿渤海的地理位置,但其新型城镇化质量仍存在整体水平偏低、交通拥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污染以及雾霾天气严重等此类问题,因此文章选取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2005——2014年城镇化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地域空间差异分析,并针对其城镇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检验,最终为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文章在对河北省空间地域中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演变脉络进行分析后得出,河北省11个地级市整体新型城镇化质量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秦皇岛、石家庄地区发展较好,冀南邢台、衡水地区以及冀北张承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较差,且总体呈现以“秦——石”为中心轴的东北——西南发展格局,聚集效果较明显,并有逐年扩张的趋势。之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进行公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其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因果反馈图和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进行仿真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中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最优方案。最后,文章指出要全面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可通过建设因地制宜的地区发展路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社会劳动力的就业体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来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