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奥西替尼治疗两组不同EGFR突变亚型(19del及L858R)的第一代EGFR-TKIs治疗后T790M突变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差异;2.总体分析奥西替尼治疗内蒙古地区一代EGFR-TKIs治疗后T790M突变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性与安全性;3.观察脑转移、性别、年龄以及既往治疗情况等临床特征与中位PFS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58例内蒙古地区一代EGFR-TKIs治疗后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基因检测后挑选24例T790M突变阳性合并EGFR19del或L858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将EGFR19del突变与L858R突变患者分为A组(n=15)与B组(n=9),给予两组患者口服奥西替尼80mg日一次治疗,每六周行胸部CT,按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析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PFS、毒副反应的差异,总体分析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PFS、毒副反应情况,及脑转移、性别、年龄和既往治疗情况等临床特征与PFS的相关性. 结果:1.24例患者均随访至疾病进展,其中A组ORR为46.7%,DCR为80%,共出现不良反应7例(46.7%),中位PFS10.7个月(95%CI7.12~11.68);B组ORR为55.6%,DCR为77.8%,出现不良反应4例(44.4%),中位PFS8.1个月(95%CI5.47~10.73).两组间的ORR(P=1.0)、DCR(P=1.0)、不良反应情况(P=1.00)以及中位PFS(P=0.2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全部患者的总体情况如下:中位PFS为9.4个月(95%CI9.09~12.31),总ORR为50%,DCR可达79.2%.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皮疹、骨髓抑制及腹泻,其中大多数为Ⅰ~Ⅱ级,Ⅲ级不良反应仅出现1例骨髓抑制,无Ⅳ级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出现. 3.分析脑转移、性别、年龄以及既往治疗情况等临床特征与PF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只有脑转移对PFS有明显影响. 结论:奥西替尼治疗内蒙古地区经一代EGFR-TKIs治疗后T790M突变耐药的NSCLC时,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以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这类患者同时存在的19del与L858R突变对奥西替尼的疗效无明显的影响,但合并19del突变的患者可能在治疗中更有优势.脑转移的存在仍为显著影响治疗疗效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