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多语言环境下的法律翻译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实行的多官方语言制度由欧盟的基础条约所确立,它在尊重各成员国的文化特征、保障各成员国人民作为联盟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该制度对于欧盟机构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尤其是是欧盟多语言环境下的法律文本的翻译,在欧盟多语言政策下23种官方语言有相同的地位,法律翻译在欧盟是各机构法律翻译工作者和法律语言学家的日常工作,所有的法律文本都会用一种或多种语言表达,本文主要以英语和法语的法律翻译版本为例,探索了随着欧盟成员国的不断增加,一直在变化的多语言环境是怎样影响法律翻译的,分析了当欧盟面对法律翻译新的挑战,怎样从理论方面(欧盟的语言特色,选择法律术语的规则,翻译实践的各种限制)和实践方面(法律翻译在欧盟各机构中的作用,法律语言学家的角色转变,欧盟成员国和欧盟的互动交流,欧盟法律翻译对中国法律翻译的启示和影响)来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并且使欧盟的法律翻译系统和法律实践不断创新和进步的。  本文先介绍了由多语言环境造成的“新欧洲语言”现象,再从法律语言词汇,欧盟法律翻译句法创新,多语言法律翻译等值性等几个方面研究了欧盟法律翻译的创新,并引用各语言版本的法律文本进行举例和佐证(本文主要以英文和法语版法律翻译为主),比较各个成员国的法律翻译特色,还探讨了新的法律翻译数据库技术对欧盟法律翻译系统产生的影响。结果证明,欧盟的多语政策虽说所有官方语言一律平等,但一些学者认为而对于其他语种的法律文本不是翻译,更倾向于共同起草。综合来讲,欧盟的法律翻译不仅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文本成为原作或者译作需要有时间、目的,与成员国本国法律文本的关系等具体条件,而且还要涉及到欧盟的语言平等政策和司法惯例。欧盟法律翻译就是在这样原作和译作都是动态的条件下,更是在欧盟成员国不断扩大,语言种类不断增加,法律文化不断变化的进程中,走出自己的一条创新之路,赋予了法律翻译新的内涵。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介绍栅极驱动变压器和全集成隔离器在隔离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开发经验,分析了产品在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对比.
称谓语是一个语言符号,它的使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不仅交际双方的辈分、年龄和社会地位会影响称谓语的使用,而且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社会结构与婚姻制度等
本文将说明最新的OLED显示器技术,并探讨主要的电源供应需求及解决方案,另外也介绍专为OLED电源供应需求而提出的创新性电源供应架构.
虽然国家品牌对产品购买行为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了,但它依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Papadopoulos and Heslop,2002;Shimp,et al,1993).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聚集在分析国
“自主学习”这个概念最早是由Holec在他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提出的。从那之后,这一概念逐渐引起了二语教学领域内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诸多的语言学家对此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