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讨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维医证型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数量、血脂TC、TG、HDL-C、LDL-C等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72例EH患者的一般信息、维医证型、颈动脉彩超、血脂四项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372例患者一般信息如下:男178例(47.8%),女194例(52.2),年龄55岁以上多见,高血压2级和3级高血压多见。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医不同证型的主分类分布情况如下:异常黏液质244例(65.6%),异常沉液质50例(13.4%),异常胆液质45例(12.1%),异常血液质33例(8.9%),亚分类中发生率依次:涩味黏液质、咸味黏液质、烧焦沉液质、韭菜色胆液质、浓稠型血液质、以异常黏液质(涩味黏液质)为主。3.EH患者各维医证型与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沉液质型患者的年龄最大。4.各维医证型与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最大的异常体液质是异常血液质。5.高密度脂蛋白与各维医证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异常沉液质型患者HDL-C高于其他证型患者。6.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异体液质与颈动脉IMT增厚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异常黏液质型和异常血液质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7.EH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各异常体液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72例高血压患者中斑块发生的患者297例,跟异常体液质无关联。
结论:1.异常黏液质(涩味黏液质)是EH患者的主要维医证型。2.异常黏液质型与异常血液质型EH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明显。3.异常沉液质型EH患者H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72例EH患者的一般信息、维医证型、颈动脉彩超、血脂四项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372例患者一般信息如下:男178例(47.8%),女194例(52.2),年龄55岁以上多见,高血压2级和3级高血压多见。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医不同证型的主分类分布情况如下:异常黏液质244例(65.6%),异常沉液质50例(13.4%),异常胆液质45例(12.1%),异常血液质33例(8.9%),亚分类中发生率依次:涩味黏液质、咸味黏液质、烧焦沉液质、韭菜色胆液质、浓稠型血液质、以异常黏液质(涩味黏液质)为主。3.EH患者各维医证型与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沉液质型患者的年龄最大。4.各维医证型与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最大的异常体液质是异常血液质。5.高密度脂蛋白与各维医证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异常沉液质型患者HDL-C高于其他证型患者。6.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异体液质与颈动脉IMT增厚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异常黏液质型和异常血液质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7.EH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各异常体液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72例高血压患者中斑块发生的患者297例,跟异常体液质无关联。
结论:1.异常黏液质(涩味黏液质)是EH患者的主要维医证型。2.异常黏液质型与异常血液质型EH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明显。3.异常沉液质型EH患者H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