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医综合治疗对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查维医综合治疗对进展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患者血清抗黑色素细胞抗体IgG、IgM水平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收住的进展期涩味黏液型白癜风患者和通过体检确认健康志愿者各30例,经维吾尔医综合治疗,观察进展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患者性别、年龄、族别、职业、婚姻和遗传史、饮食习惯、合并症等一般情况及疗效,用ELISA法检测健康组和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抗黑色素细胞抗体IgG、IgM水平含量。
  结果:(1)30例病例组一般状况分布如下:女性患者22例(73.3%),男性患者8例(26.7%);31-50岁患者13例(43.4%),5-18岁患者7例(23.3%),19-30岁患者6例(20%),51-60岁患者4例(13.3%);维吾尔族患者15例(50%),其他民族患者13例(26.7%),汉族患者7例(23.3%);已婚患者19例(63.3%),其他患者11例(36.7%);无家族史患者28例(90.3%),有家族史患者2例(6.67%);非体力劳动患者26例(86.7%),体力劳动患者4例(13.3%);辣味饮食者17例(39.5%),淡味饮食者14例(32.6%),咸味饮食者8例(18.6%),酸味饮食患者3例(7%),甜味饮食患者1例(2.3%);有合并症患者15例(50%),其中伴有骨科及其他疾病患者6例(20%),伴有甲状腺、肝、妇科疾病患者均5例(16.67%),伴有皮肤疾病、贫血者均4例(13.33%),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疾病患者3例(10%),伴有脑部疾病、肾脏疾病、胆囊疾病患者均2例(6.67%),伴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例(3.33%)。(2)健康组和病例组血清检测结果为:与健康组相比,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抗黑色素细胞抗体IgG、IgM含量增多,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抗黑色素细胞抗体IgG、IgM含量比治疗前高,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维吾尔医综合治疗后病例组总有效率达86.7%。其中①维吾尔医症候症状疗效:痊愈率10%、显效率90%、有效率0.0%、无效率0.0%。②白斑面积总疗效:痊愈率6.7%、显效率20%、有效率50%、无效率13.3%。
  结论:(1)进展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多见于女性、31-50岁、维吾尔族、无家族史、非体力劳动者、辣味和淡味饮食者、有合并症(骨科、甲状腺、肝脏、皮肤疾病和贫血等)。(2)抗黑色素细胞抗体IgG、IgM在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3)维医综合治疗对病例组有效,治疗后皮损面积变小可能与IgG、IgM含量的改变相关;(4)维医综合治疗在进展期涩味黏液质型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出行行为选择研究是城市交通规划、政策方针制定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行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近两年来共享自行车系统已经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选择。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体系,更好的在城市交通建设和规划中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第三代共享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和第四代共享自行车(共享单车)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  本文在对国内外出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城市快速路作为高等级城市道路具有通行能力大、运行速度高的特点。快速路合流接入处作为主线与辅路的重要连接段,存在的合流冲突容易使该路段通行效率降低进而形成瓶颈。因此对于该位置瓶颈形成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根据对快速路合流接入处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快速路主线交通流特性及合流接入处汇入车辆的分布特性,发现汇入车辆的离散程度随着调查时间间隔的减小而增大的。基于合流接入处实际交通流特
学位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由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组成的混合交通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也是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共享单车的增加导致非机动车在混合交通流中的比重增加,进而影响到城市道路网络节点的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的概率。据此,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交通的特点,以城市道路中的非机动车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违规过街行为及其
学位
合理的交通需求预测是优秀的交通规划方案提出的前提与保障,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国内除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团队研发的TranStar外,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基本是通过国外研发的软件实现,如TransCAD、Cube、Emme和VISUM等,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需求预测工具。不仅如此,这些软件使用也较为繁琐复杂,内部算法实现原理并不开放。因此结合新技术探索并研发具有良好图形显示效果、友好交互界面
学位
生物质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官能团丰富等特点,在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降低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田间老化过程及对土壤环境的长期效应尚不明确。本课题以现有生物质炭田间修复试验基地为依托,开展生物质炭离土老化模拟实验,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现代分析技术,考察生物质炭在田间环境长期老化过程中组分
学位
酱腌菜产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大量高盐高氮磷高有机物的腌制废水,该类废水对环境危害性较大且目前尚无合适的处理方法。本实验选取耐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化处理腌制废水的可行性。  首先,成功从野外筛选驯化出耐盐性较强的嗜盐小盒菌和杜氏藻,研究嗜盐小盒菌、杜氏藻的最佳适生条件以及环境因素对菌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杜氏藻系统、嗜盐小盒菌系统、菌藻混合系统对不同浓度腌制废水的净化效果,并在最
学位
该文在综合评述CO固定技术和氢细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氢细菌固定CO生产单细胞蛋白,以实现CO资源化,减轻CO污染.
学位
氧化应激是引起许多慢性疾病的主因之一。神经细胞承担着人类思考和活动的责任,新陈代谢较快,而其细胞内抗氧化酶的表达相对较低,所以易受氧自由基攻击。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报道证实麦胚活性多肽在体内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大部分研究还局限于体外自由基清除效果的检测或传统的动物实验方面,缺乏抗氧化肽在细胞、分子水平机制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将采用H202作为氧化应激的诱导剂,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
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是一类在单分子状态下荧光微弱甚至观察不到荧光,而在聚集状态下荧光显著增强的化合物,这类荧光分子避免了传统荧光生色团在聚集后会导致荧光猝灭的缺点。AIE分子的这一特性,在用于生物或者化学检测时可将检测限降到更低。本文对两种不同的AIE分子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A2HPS和四苯基乙烯的衍生物TPE的荧光性质做了研究,探讨了这两种分子与不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特异性识别蛋白的
学位
分子印迹技术是模拟生物大分子之间及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的专一性结合制备人工抗体的一种新型技术。提高分子印迹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一直都是此领域致力研究的重点,另外理性设计蛋白质分子印迹配方保证聚合时蛋白质的结构不受到损伤、性状保持稳定对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本文采用长链结构的丙烯酸10聚体和丙烯酸20聚体,采用凝胶包埋法制备了牛血红蛋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