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两部分对十国的货币制度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十国货币的种类与形制,主要包括铸币、金银和实物货币三方面。在铸币的种类和形制问题上,对每个政权内的各种货币分别进行论述;而对于金银与实物货币,则作整体上的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货币的流通状况及流通中的问题,其中货币的流通状况中包括铸币、白银和实物货币三方面,货币流通中的问题包括盗铸、钱荒和大宗交易不便等问题。 文章认为,十国时期的铸币在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铸币的种类除铜钱外,还增加了铁、铅、锡钱,币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白银的使用在十国时得到推广,但大多用于进贡、赏赐等非一般流通领域,在市场流通中仍不占主导地位;实物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流通中地位日益下降。由于南方铜矿的开采,加之铸币种类的增加,十国时期的货币数量得以增长,因而货币基本可以保证顺利流通,但是铁、铅、锡钱自身的缺陷,使得盗铸问题更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