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汪曾祺逝世20周年。2020年,汪曾祺诞辰100周年。惯于以整数年为纪念年的当代文学界,自然免不了以各种方式纪念汪曾祺。期刊和出版社掀起了一场重读和重评汪曾祺的热潮:除却《受戒》之后汪曾祺八十年代经典形象,九十年代、四十年代、“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时期汪曾祺的写作样貌也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纵观汪曾祺的研究史,我们发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成为汪曾祺研究历程中的一个缺口。而填补这个研究缺口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八十年代的汪曾祺何以“横空出世”,也在于于丰富驳杂的历史现场,寻找八十年代写作主体和文学主体“新变”的源点,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
  论文以“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为切入点,采取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捕捉汪曾祺进入“伤痕文学时代”的两重心境,打开通往汪曾祺重返文坛写作之路的秘密之门。通过细读“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小说文本《骑兵列传》、《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辨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的异质性,思索汪曾祺的写作前史与八十年代汪曾祺经典形象的关系,探寻八十年代汪曾祺形象建构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次,结合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找寻汪曾祺的文学资源,追溯汪曾祺异质性形成的条件。以汪曾祺早年、青年、中年的人生历程为经,以高邮、昆明、北京三地为纬,寻找促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异质性的传统文学资源、五四文学资源和“十七年文学”资源。最后,站在“重评八十年代文学”“重评十七年文学”的当代学术视野中,结合八十年代的文学大背景,评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意义和文学史价值;确立汪曾祺在八十年代文学转型过程中起到的突出性作用;以汪曾祺为典型个案,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重估“十七年文学”资源的价值。
  汪曾祺认为,一个人的小说没有人欣赏,这样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一方面切中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又越出时代轨道,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汪氏小说”。
其他文献
学位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融资约束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壮大以及金融监管机制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持股金融机构。这些企业出于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效缓解融资约束等目的持有金融机构股权,与金融机构之间构建直接交流通道进行联系,使双方关系更为紧密,简称持股金融机构。基于当前企业纷纷持股金融机构的发展背景,论文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对沪深A股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不作为侵权案件不断发生,但是不作为侵权行为是否应纳入侵权责任法,学者们对此观点不一。我国在2009年出台侵权责任法的时候,在该部法律中对一些具体的特殊不作为侵权行为做出了具体规定,但是,纵观本部法律,却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该行为的一般条款,导致其行为的类型、责任的认定及承担等的诸多问题尚存在着诸多困惑,而现有的规定由于适用范围上的限制,以至于不能使司法实践中的不作为侵权案件得
  民事诉讼担当制度是民事诉讼法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对完善当事人制度及维护当事人权利颇有积极意义,而且还具有扩大司法解决纠纷之功能,有利于实现诉讼经济之目的。尤其是对现代型纠纷的解决而言,民事诉讼担当制度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民事诉讼担当制度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个别学者在探讨其它一些问题时偶有涉及外,尚无专门的理论研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民事诉讼担当制
学位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崭新的时代环境,崭新的奋斗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刻挖掘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内容、新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而且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能。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国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管理理念的逐步更新,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胜任力模型在我国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人力资源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它可以推动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各项工作,从而形成对组织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强大的人力资源系统,全面提升组织的竞争力。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高等院
音乐心理疗法是功能性的音乐使用,是将音乐所具有的治疗与保健功能应用于改善人的心理和行为,现已被众多康复机构运用于临床且确使无数来访者或患者受益。但我们认为对音乐疗法的研究或应用中亦存在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I、关于音乐治疗保健效果的研究常是同其它治疗方法结合一起使用,仅把音乐作为一种媒体或辅助手段而没有单独地考察过音乐本身的治疗保健效果,因此很难断定音乐在其中起多大的作用。2、音乐在治疗保健中使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