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管理理念的逐步更新,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胜任力模型在我国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人力资源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它可以推动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各项工作,从而形成对组织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强大的人力资源系统,全面提升组织的竞争力。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阵地的主角是教师,其胜任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将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领域,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专家小组讨论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构成,编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问卷,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提升。
本文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六个结构维度:政治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个人特质、师生和谐。
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专家小组讨论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构成,编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问卷,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提升。
本文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六个结构维度:政治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个人特质、师生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