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A股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接近30%,并且全部交易额85%以上都是由个人投资者所贡献,远高于发达国家。与有详细投资计划的机构投资者不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多被各种心理所驱使,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在交易中开仓和平仓更为频繁。基于这一独特的市场构造特性,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数量更容易发生变化,并且从投资者行为的角度来说也更容易与股价变化产生某种联系。 从政策法规角度来说,中国证监会对于股东相关信息的披露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规定的格式披露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前10名流通股东或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的持股情况包括流通股的数量和种类,并且要披露前十名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这一要求体现出了股东数量及相关内容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并且从实证角度来说也有了可以进行分析的官方数据基础。 目前在业界中对于股东人数及股价变化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假说。一般认为股东人数及构造可以反映了流通股的受控及集中程度,在流通股总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股东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的情况下,股东人数减少,通常说明个人投资者离场,机构投资者或者具有实力的高净值专业投资者接盘,这使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而股东人数增加,则说明机构投资者或者具有实力的高净值专业投资者在卖出,个人投资者进场接盘,这使得集中度进一步分散。之前的一部分研究也证实了股东人数及股价变化两者间呈现某种程度的负相关。 本文选择了中国A股市场的100只样本股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研究期间2011年末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7个季度中的时间段中,股东人数变化与股价变化总体成负相关,但在I个季度的较短时间段中,上涨期间股东人变化与股价变化没有呈现特定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性,而下降期间则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其具有非对称性,这与个人投资者心理偏差导致的交易行为的非对称性相关联。此外,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发现,前10名流通股东占流通股比例20-50%的样本回归结果较好,同时流通市值小于50亿以及大于100亿的回归结果较好。 以以上条件为基础进一步选择样本,最终通过分析得到股东人数变化与股价的预测模型为Sf=So*(1-0.3324X),其中Sf为期末股价, So为起初股价,X为股东变化率即(期末股东人数-期初股东人数)/起初股东人数。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模型在买入操作的获利预测总体呈现较为保守,实际情况要优于预测,而模型对于卖空获利可能存在夸大的情况,但总体有效,因此在特定范围内,股东人数可以预判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