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是企业实现能力重塑、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战略抉择,也是实现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中国的煤炭产业发展较晚,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煤炭行业正处于寒冬,大型煤炭企业也处于关键转折点。一方面,从煤炭产业性质来说,煤炭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资金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当前,中国大型煤炭企业普遍面临着矿井衰老、负债过重、盈利水平低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削弱了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说,中国煤炭产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过多、大企业综合化不强的特点,使煤炭行业同质竞争加大,存在恶性竞争。因此,在国家“去产能”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竞争双重压力下,涌现出一批以转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资源型企业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如何转型与企业具体情况紧密相关,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所以始终未有一致结论。我国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对煤炭行业的整体研究,基于大型煤炭企业转型能力的研究较少涉及,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经济转轨的特定时期,研究当前背景下中国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动态战略能力理论、生态位理论等,本文探究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与对策,主要观点及内容如下:(1)依据动态战略能力理论和生态位理论,重新定义了大型煤炭企业、综合能源企业内涵,着重阐述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现状、转型的动因、转型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态”、“势”两个方面分析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2)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态”“势”两个层面,企业资源、企业规模、企业市场地位;环境推动能力、经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转型支持能力七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采用模型及数据。基于2013~2015年全国39家大型煤炭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突变模型、生态位模型统计出39家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态势能力评分,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这39家大型煤炭企业战略转型能力划分为三类。  (4)主要结论。根据统计研究结果,针对转型能力为Ⅰ类、Ⅱ类、Ⅲ类的三类大型煤炭企业分别提出促进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相应对策。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重新定义了大型煤炭企业与综合能源企业的内涵,并对二者进行比较。(2)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的态势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识别大型煤炭企业转型能力强弱,并提出相应的战略转型对策。为大型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战略转型成功奠定基础,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存在主义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泛流传在西欧社会的思想潮流,是西方哲学家对二战后人们处在焦虑、恐惧之中的思想引导,更是尼采“上帝死了”之后哲学家们为避免人们陷入虚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会对国内的经济及产业格局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医药行业的研发、运营有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整个行业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
我从小生长在惠山脚下,那时还没有现在所称的惠山古镇,只有热热闹闹的惠山直街和惠山横街.白天熙熙攘攘,人来车往,店铺住家小菜场热闹非凡,傍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晚上老邻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