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休闲旅游下农户生计转型研究——以蓟州区4个旅游村为例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好“三农”,已成为当下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稳定。2017年中央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推行绿色生产发展方式,增加农业可持续性能力。在此背景下,依附于大都市圈下的农村休闲旅游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凭借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正在着力打造成为休闲旅游的目的地;同时伴随着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户生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促使农户生计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本文基于农村休闲旅游视角下借用可持续生计模型,研究探索农户生计转型,增强农户生计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四个旅游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凭借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本次研究基于蓟州区四个旅游村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系统的分析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对本村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为实现研究区域乡村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借鉴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农户分类,对比农村休闲旅游开发后五类型农户收入变化以及五类型农户生资本的变化,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户生计的主要影响因子,探讨农户生计转型机制。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提供新的动力,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脱贫,有利于实现农村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当下农村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农户生计的差异,为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乡村休闲旅游业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农业结构的合理布置,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二元化,最终实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其他文献
耕地具有农业生产、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现阶段,耕地的生产功能利用较为充分,而生态服务功能却往往被忽视,导致耕地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耕地污染日趋严重。为保护耕地资源安全
加强和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