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多项老年教育发展政策。2010年7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老年教育被列为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提出要加强老年教育建设,推进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到2016年10月,我国又首次出台了专项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武汉老龄化现象尤为严重。作为我国中部核心大城市,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比湖北省甚至全国都要早,老龄化问题异常突出。截至2018年末,全市的老龄化水平已达到21.27%,预计到2020年底,将达到25%,而进入重度老龄化城市行列。老年教育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武汉老年教育供给远远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本文以武汉老年教育供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老年教育满足了老年人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多样化需求。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运用公共物品理论,界定了老年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不同的供给方式。在分析老年教育供需问题时,本文首先介绍了武汉老年教育的供给现状,目前老年教育以政府供给为主,社区供给为辅。其次,对武汉老年教育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老年教育呈现出需求量大增、需求内容多样化、开展形式多元化等特征。老年教育供需问题突出,如供给总量无法满足需求量,供给质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四级办学网络”供给不均衡。再次,从五个层面分析了老年教育供需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国家未出台专项老年教育法,未明确其地位。二是管理体制混乱,无明确的主体统筹规划老年教育的发展。三是经费投入不足,无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存在超额需求,影响老年教育公平性。五是供给主体单一化。论文还分析了美、英、法等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经验,针对武汉老年教育供需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制定专项法律、理顺体制、加大投入、排除超额需求;二是引导市场合作,分析市场和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及合作方式;三是扩大志愿供给,发挥社区作用,利用武汉高校资源,支持非营利组织等。通过这些对策,希望能进一步解决武汉老年教育供需问题,确保老年群体能公平享受到教育的权利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