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Tan)的《喜福会》和《灶神之妻》在美国当今文坛颇受欢迎,是多元文化的代表作。本论文以这两部小说为文本,从多元文化视角入手来分析谭恩美创作的思想动机。论文重点讨论她在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神话的利用,以此揭示谭恩美借助文化改写,建构自己独特的身份,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动机。她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利用,特别是神话故事的利用,“灶神娘娘”,“天鹅故事”,“割肉补骨”,“嫦娥奔月”等神话使得谭恩美的作品能够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并置,通过借用和移植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谭恩美批判性地尊重和接受中国文化传统,曾经广泛地引起美国评论界的注意,她的华裔身份使她以不融入主流的边缘视角来审视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的两难境地。华裔女作家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不同文化的选择、取舍、融合的过程。谭恩美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就是通过寻求黄种人与白种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表现中国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体现她自己对中国文化难以割舍的情结,同时也是她在多元文化和全球语境下采取的策略。作为主流文化中的“他者”,谭恩美需要寻找一些能打动西方读者的东西来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利用从母亲那里听来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神话传说,使其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她在作品中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冲突、婚姻矛盾为切入点,着眼于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沟通,建构了自己作为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