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开始,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艺术家开始备受关注,申玲作为“新生代”的艺术家也在众多的女性群体中脱颖而出,恰逢表现主义浪潮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期,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表现主义特质逐渐在申玲身上形成。越来越随性的艺术语言背后是真诚的精神内涵,这种感人的力量也促成了申玲由沉稳到稚拙的艺术蜕变,其大胆、个性化的油画绘画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且在画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申玲在其绘画表现语言的摸索过程中,一直秉承自我本真的绘画态度,不断的认识到绘画作为一种传达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魅力,她从一开始完全感性的宣泄,到纯粹的个人体验,再到对生活的感悟,最后变成对外界的关注、对生命的思考。申玲凭借对客观事物敏锐的洞察力,逐渐走向“大我”的艺术层面,不厌其烦地表现着艺术与生活最真实的关系,从不为了迎合艺术市场而放弃对艺术本质的追求。看似不合潮流的艺术表现形式,却以其热烈的色彩、豪迈的笔触和朴实的题材与大众产生心灵的共鸣,申玲从独特的绘画视角和对艺术的绝对真诚诠释着周围的一切事物。本文试图通过图像学、心理学、形式语言分析的方法,以申玲独特的绘画表现语言为出发点,从表现主义对申玲绘画表现语言的影响,系统剖析其绘画表现语言的演变过程,以及对当代油画艺术发展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对申玲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解读,挖掘其绘画表现语言的价值,并从中找到指导自己绘画创作实践的可行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