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历史情境的创设。历史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教育性等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中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历史故事课程教学多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升学任务重,一线教师要么轻视运用历史故事教学,要么运用的实际效果并不佳。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挖掘不出故事的教育意义或是挖掘的故事偏离了主题,甚至还有的坚持了错误的价值判断。为更好地发挥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思考,研究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挖掘和运用的策略。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如下:首先,阐述了课题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价值。整理和概括前人对历史故事教学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归纳已有研究中的不足,这对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其次,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历史故事的内涵、分类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故事教学与学生综合思维培养和核心素养培育具有一致性,与高中历史教科书间存在着互补性。这是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历史故事的理论依据所在。再次,为解决历史故事的资料来源问题,研究历史故事的挖掘途径及挖掘原则,提出历史故事挖掘的策略。笔者认为应当从教材、著作、报纸期刊、互联网等渠道搜集历史故事,由此从课内阅读教科书、课外扩大阅读面,并注重积累、建立好“学习包”等方面提出了历史故事挖掘的策略。由于前人的研究重在故事教学的运用,对于挖掘历史故事的途径和策略提之甚少,因而这部分内容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创新所在。最后,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作为教学案例,采用实践研究法,分析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并采用观察法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笔者认为以持续知识更新的教师为引导者,以丰富且系统的历史故事教学为载体,积极开展乡土历史第二课堂教学为辅助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模式之一,也是提升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总之,以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主要资源,挖掘历史故事并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不仅是对历史教学有效的重要保障,更是在传承人类文明、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