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通过增长要素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作用,也能够通过降低经济活动成本、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贸易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增加就业与减少贫困等其他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作用。本文在Barro增长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将电信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环境要素纳入到经济增长回归模型中,并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5个国家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实证考察电信基础设施禀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本的生产要素投入、经济结构和政策制度以及电信基础设施等变量加以控制的前提下,人均GDP的增长率与人均GDP的初始规模具有反向关系,这一结果支持条件收敛假说,这表明人均GDP水平较高的国家倾向于有较慢的增长速度;(2)电信基础设施禀赋与人均GDP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倒置关系,说明是电信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也进一步解释了电信基础设施禀赋是沿线各国人均产出增长或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之一;(3)沿线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禀赋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说明电信基础设施发展越落后的国家,电信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会越明显,由此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从其投资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增长效应。对沿线国家的对策建议,包括(1)沿线各国要加强电信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的改善;(2)沿线各国要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3)沿线各国要拓宽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4)沿线各国要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等。对中国的对策建议,包括(1)中国要加大对沿线落后国家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中国要加强与沿线各国电信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的改善;(3)中国要加强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管理;(4)中国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沿线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合作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正确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
摘 要:通过选用我国8个少数民族省份1989—2008年的数据,探讨影响民族地区产业转移的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民族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参入率及政府财政政策力量。虽然实际利用外资对民族地区产业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毕竟不是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产业转移;政府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43-
“十三五”期间,随着畜牧业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促进饲料行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相继出台,饲料企业经过了从数量急剧增长,大量低效产能充斥其中,到现在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的过程,饲料行业企业总量从高峰期的16454家下降至2015年的6000多家,未来饲料企业将进一步分化。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行业大洗牌的背景下,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对投资人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通过FCFF法对海大集团进行估值,从
城市供热是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生产和生活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城市建设发展,促进环保保护和能源节约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近几年,独立学院得到迅猛发展,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加强质量监控。。与此相适应,教学方式和理念必须跟进改革。目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鉴于本系的特点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