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与林分密度关系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青山30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分因子、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青山区对油松人工林密度与其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显示,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呈减小趋势,二者呈幂指数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林分密度范围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胸径和冠幅均减小;树高随密度的变化不显著,而树木的高径比随密度增加呈上升的趋势,二者关系可拟合为对数曲线。该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对生长因子影响的最大临界值阳坡为3000株/hm~2,阴坡为4000株/hm~2可作为调控密度的参考依据;(2)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林木总生物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前者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幅度越来越小,可由方程y=axb来描述;后者随林分密度的增加逐渐上升,当密度达到一定值(阳坡为3000株/ hm~2、阴坡为4000株/ hm~2)生物量增长缓慢直至维持在一定水平,可由方程y=a+bln(x)来描述。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与林分密度的关系较显著。叶面积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阳坡的叶面积指数大于阴坡,且密度愈大两者相差愈大。林分密度对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与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相似,也同样支持着油松人工林密度临界点的结论;(3)木材密度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呈直线正相关性,可由方程y=axb来描述。在相似林分密度下,阳坡林分木材密度远远大于阴坡林分木材密度。在相同密度下,通过比较阴阳坡各项林分因子、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坡向对油松的生长影响较大,即阴坡各项指标都大于阳坡。
其他文献
非生物逆境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适应环境植物形成了一套内在的自身调节机制,其中miRNA主要通过剪切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其翻译达到调控的目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民本思想为基点,用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与生计,在很多城市台中充当了提高收视率的“急先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生
迄今为止,我国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仅对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中旅游开发管理、社区参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还未见系统的研
学位
无尾两栖类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在其生活史中需经历卵、蝌蚪和蛙三种形态。因其分和范围广,种类和数量较多,易采集等特征,一直是科研和教学的良好材料。掌握无尾两栖类的发育
学位
云南山茶(Camellia rettculata Lindl.)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中国有着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型优美、花期持久、枝繁叶茂、四季常绿且品种众多,具有重要的
学位
湿地作为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大面积的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
本研究采用根钻法对毛乌素沙地中不同坡位条件下的沙柳林地样地的细根分布进行了连续取样调查分析,同时对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采用2mm作为粗、细根的划分标准对土壤—根系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F.m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为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为红豆杉属植物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
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碳密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开展碳汇林业的科学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基于江西省吉安市马尾松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标准地调查及含碳率的测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对全球碳平衡和温室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