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我国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仅对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中旅游开发管理、社区参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还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尤其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的研究至今未见相关的文献和报道。本项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山包、碧塔海、纳帕海和拉市海4个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现状科学评价和总结,尝试建立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体系,为湿地生态旅游的有效管理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有利于提高湿地的研究与保护利用水平,为湿地类型的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及其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为主管部门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原则。最终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并确保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经济、生态效益能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8月-12月,在丽江拉市海、香格里拉碧塔海和纳帕海、昭通大山包等四个国际重要湿地进行野外考察。以室内文献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考察相结合,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调查各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管理现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游客满意度和社区参与情况等。   指标体系构建及筛选,以科学性、客观性、综合性、普适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湿地生态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实施和旅游管理成效等三方面筛选指标。运用逻辑框架法构建指标体系,并制定各项指标的赋分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值。根据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目标和各项指标筛选范围及原则,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规划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管理效益评价等3方面,共筛选53项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一套较全面的评价体系。结合实地调查结果,最终筛选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目标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总目标层(A)或(A*),为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第二层为评价管理目标层(B)或(B*),包括生态旅游规划、实施和管理成效等3个评价项目层因子;第三层为评价项目层(C)或(C*),第四层为评价指标层(D)或(D*),为评价指标层下的各项具体的评价因子,评价体系1筛选了共计12个因子,体系2共筛选21个因子。   应用两套评价体系分别对拉市海、碧塔海、纳帕海和大山包4个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体系1计算结果比体系2更接近真实情况。碧塔海生态旅游管理综合分值最高,为67.828,说明其生态旅游管理较好;大山包、拉市海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综合分值分别为36.722、39.820和37.320,说明3个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较差。其中,生态旅游规划和生态保护管理以纳帕海分值最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收入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成效以大山包分值最低;游客满意度的3指标中,4个保护区都以信息服务满意度分值最低。综合4个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加强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加大对规划的编制与审查力度;尽可能的完善景区旅游设施;加大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和建立保护区专门的信息系统等措施。   经以云南省4个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为案例验证,通过比较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越吻合,说明评价越准确;在评价结果准确的基础上,评价指标越少其操作性越强,权重值计算量越少:指标越多其相对权重值越小,重复加权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就4个国际重要湿地目前生态旅游发展及其管理阶段来看,评价体系1的评价指标比评价体系2的评价指标更实用。在后续研究中,指标体系还应再运用其他案例加以验证,使其更为完善。
其他文献
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是各方特别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出于对各自国家在氣候问题上不同利益的考量,媒体也在对中国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报道中嵌入了各自的框架。本文选取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以及德国这五个名列温室气体排放前几位国家的主流媒体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对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报道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试图勾勒出各自报道的议题以及背后所蕴涵的特征。 
异叶南洋杉为南洋杉科南洋杉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文通过对异叶南洋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异叶南洋杉外部形态特征、株性特征、生长于不同部位
学位
线型工程不仅在生产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沿线所涉及的范围广,经过区域的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而且由于其挖填和调运大量土石方,对建设区域的扰动强度大,并造成较为严重的水
水作为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元素,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多城市依水而建,临水或有江、河穿过,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形成一道灵动的风景线。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带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林业成为解决城市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全球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管理有效性的提高也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关注,而且在2003年德班世界公园大会上被列为未来十年内保护
学位
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引种的四倍体刺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人工林的物候、生长状况及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倍体刺槐的冠幅、标准枝、基
非生物逆境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适应环境植物形成了一套内在的自身调节机制,其中miRNA主要通过剪切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其翻译达到调控的目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民本思想为基点,用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与生计,在很多城市台中充当了提高收视率的“急先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