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利率管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道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利率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且呈现复杂性。而且随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更加显现,如何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共有六章。第一章综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利率市场化理论、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模型和方法。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涵、目标、进程和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凸现问题。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和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发现,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已有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只考虑资产和负债的静态关系,模型中未能体现现金流和期权的问题,使得结果失真,降低可用性。这些方法因为其模型假设的原因,已经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需要。为此,第五章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VaR在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该模型通过对利率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第六章探讨了提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通过金融风险管理方法创新、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以降低利率风险、拓展表外业务增加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提高经济主体利率敏感性等主要措施提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采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模型。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定性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模型的应用;定量分析了VaR方法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对利率风险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