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狭邪小说的上海书写想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旨在展示晚清狭邪小说所表现的近代上海城市生活,并揭示其在表现近代上海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绪论部分首先提出论文所讨论的两个主要问题:近代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和近代大众传媒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而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于晚清狭邪小说对近代上海的书写和想象。这一部分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全文围绕绪论部分提出的两个主要问题展开,分为三章。   第一章重点探讨晚清狭邪小说所构建的上海整体形象。文章认为,晚清狭邪小说所建构的“夜上海”形象呈现的不仅是都市的繁华、享乐消靡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欲望的代言词,彰显着现代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异质文明冲击下的市民日常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西器洋货的流行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洋灯拉长的时间则显示出近代上海依然存在的森严的等级关系;城市公共空间的改善与拓展流露出“理性”、“严谨”等现代城市生活的理念。   第二章关注的焦点是晚清狭邪小说的主要叙事空间——妓院。文章从与中国古代青楼传统的比较中,指出近代上海妓院高度商业化的特点消解了传统文人有关青楼的浪漫想象,它所体现出的文人地位的衰微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社会的结构和尊卑观念;但妓院仍为世人所重视,因为其独特的运作模式不仅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了场所,而且被视为成年男子走向社会必经的一步。文章第三节通过对小说中几位从良梦破灭的妓女的分析,认为小说体现着近代上海的群体情感: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的愉悦。   第三章讲述作为近代大众传媒主要形式的报刊与晚清狭邪小说文本、市民文化之间的互动。文章指出,兼具报人、小说家的双重身份,晚清狭邪小说作者们在创作中显示出更强烈的时代意识和商业意识;报纸上的信息为狭邪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而报纸的“被看”、“被评价”、“被暴露”在更大程度上是小说家们自我推销,培养潜在“受众”的方式。   晚清狭邪小说所能提供的独特视角可以为理解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以及群体情感的演变作出重要贡献。虽然这篇论文的三章之间并没有形成严密的线性逻辑关系,但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说明,使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晚清狭邪小说独特的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再到新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折与变革。这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大时代,从精神到肉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众多思潮与主义蜂拥而至,前后夹击着
从传统语法角度来说,“比N还N”是一种“不合法”的超常组合。因其不可替代的使用功能,正在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和广泛使用。本文以构式语法、语言范畴化等理论为指导,将现代汉
当您简单地吃过午饭回来后,原以为会看到在前台与您办公室之间,大家都在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工作,但却意外地发现,人们惊慌失措,办公区充斥着低低的喧闹声,人们的手指似乎都不在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