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征用:制度实施与政策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征用以及随之而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在学术界,对征地问题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事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并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直接相关而受到国家高层的高度关注,由此使得相关的研究探讨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从事农地征用问题研究的主要是以经济学者、社会学者以及社会政策研究者为主,其研究大都属于对策性研究。从整体上看,经济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对征地制度的宏观运作机制分析,而社会学者则更关注征地制度实施的社会过程与社会结果,注重征地过程中社会底层的利益表达和诉求。不过,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正式制度角度对政府的征地行为进行探讨,而相对忽视了村庄中各种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农地征用中的作用和影响,忽视了政策执行的实证分析,特别是对农地征用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生活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明显不足。再者,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和理解征地纠纷,而失地农民的话语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厦门这个沿海经济特区城市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该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征地历程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征地制度的内在的运行机制。本文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1)强调从广义征地制度角度进行研究。所谓广义上征地制度,是指与土地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安排,包括土地产权变更制度、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以及因征地而引发的就业制度、安置制度、社区管理制度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从制度实施和政策分析角度,探讨征地制度实施中的各种力量在农地征用的作用和影响。(2)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安排和政策实施是国家理性、地方政府理性、农民理性和开发商理性相互博弈的结果。征地制度的实施,并不是国家政策制度单方面力量所能决定的,而是最终取决于这四种力量相互博弈而形成的合力。(3)提出了关于改革征地制度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征地制度只
其他文献
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在我国农村土地的制度刚性、均田承包形成的超少经营格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的前提下,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保护耕地资源、顺应建设社
为推动真空四极质谱计的应用,现提出一种用户实用、性能稳定可靠、价低的真空质谱计设计方案,1)按超高真空和高真空要求分开设计质谱管;2)采用公差一致性组装四极杆;3)采用粗、长四极杆
目的探讨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新疆地区猩红热月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并对2018年新疆地区猩红热月新发病例数进行预测,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地区2006-2016年猩红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人们总体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倾斜性和早期实施的“抽农补工”政策,使得原本就存在的
本文从考察能力的定义出发,结合对政府的职能角色与公共政策的本质特性的理论探讨,然后从结果导向角度指出:公共政策执行能力是实现政策内在价值与具体目标的有效性,为此,公共政策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失地农民数量日趋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在人们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中西方交流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总是发现他们很难或不能理解中国背景下的面子,这有可能导致中西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高职人才需求越来越多,适应这种社会需要,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每年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也逐年增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高
文学功能、文学生态和文体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前两者的关系尤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可将其归结为生态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文体。尤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作家的生存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6名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前场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从前场技术使用次数、使用效果等方面探究其技战术运用特点,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