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产业。在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背景下,在江苏加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要求下,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正如15年两会强调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文以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演化理论为基础,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外部因素,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演化机理。以统计描述的方法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已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法从横向的地区维度和纵向的时间跨度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最后针对性的给予对策建议和结论展望。  研究表明:(1)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机理是在遵循发展生命周期的规律下,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由萌芽到成长、成熟至衰退的过程,是内生机理和外生机理的统一,内生机理是原始基石,根本动力,外生机理是加速器。(2)目前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部分产业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度提高、科技创新成果明显,但是瓶颈性制约因素不容忽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亟待加强、技术创新尚待突破、创新性的人才与环境不足,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尚待提高,自主创新需进一步加强。(3)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法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知,从横向来说,与先进省份如广东、浙江相比,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纵向来看,2007-2012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从具体各个主成分得分分析,三个主成分特别是第一个主成分亟待加强。
其他文献
支持向量分类机作为数据挖掘的新方法,除大型问题外,其求解方法已趋于成熟,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对其输入数据的误差,以及数据各种变化对解以及决策函数值的影响的分析尚属空白。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变,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质量是新一轮高职院校发展的奋斗目标,如何有效地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质量更是亟待解决的社
统计过程控制(SPC)与自动过程控制(APC)相结合的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但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续型制造业。本文以时间序列干扰模型IMA(1,1)为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现代的物流业已经从为社会提供传统的运输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综合物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调度的优化
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能源与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