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思考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放化和市场化趋势改变了我国封闭的经济体系。尤其是在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在逐步过渡到开放经济体系,日益开放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带给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提供广阔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冲击和挑战,使得经济中某些重要变量与其正常轨迹偏离,导致中央银行或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减效甚至失效。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重要经济政策,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以影响经济活动,其中,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一个中介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个重要的内生变量面临着如何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相适应,正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问题。   本文从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出发,运用著名的“三元悖论”理论分析,关注我国货币供应和外汇供给之间的关系。着眼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所形成的结汇制度,本文重点分析了结汇制下所造成的我国外汇占款巨额增加、居民和企业持汇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量外汇资金汇集于银行体系所导致的中央银行“意外”地大幅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过程;而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迫使央行加强了并不完善的对冲操作以收缩货币供给,并且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央行的操作也是被动的,其目的在于稳定汇率。由此得出,在现代开放经济中,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数量控制的有效性是在不断下降的,货币供应量已成为不为央行所控制的内生变量。
其他文献
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全国各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发旅游资源、吸引客源,如何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成为了业界、学
本文从全球化格局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提出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优势的作用机制,整个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探索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本文先在Helpman et al.(2004)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企业创新行为内生化的基准模型,再将母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引入该异质
学位
自从我国中央政府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的政策口号以来,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政府治理污染的投入不断加大,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