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的创新理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许多国家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理论进行研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林业需要技术创新来保护、恢复森林资源和林地资源;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逐渐成为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使技术创新因素从外生变量演进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变量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国内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是林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开辟全新的林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对实现林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研究,对45家林业企业(涉及木竹材加工企业28家、林产化工企业等17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多数采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模仿创新模式,普遍建立了以人事激励机制为主的技术创新机制,并建立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分析现状可以看出,林业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缺乏投入要素,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因素都制约了创新活动。而单一的模仿创新模式、不健全的技术创新机制和形同虚设的企业文化阻碍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同时分析林业企业的特殊性,可以发现外部环境存在的客观因素也制约了企业的创新。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构建解决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困境措施的立体框架可以帮助林业企业克服阻力,实现创新。首先,以企业为主体构建有效的投入体系,采用拓宽资金渠道,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信息沟通机制的手段可以改善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投入短缺的现象。其次培育科学的创新模式,由特威斯企业技术创新综合模型的外部环境作用分析得出,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有利于在不同的合作主体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林业企业参与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是合作创新模式实现的可行途径,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活动的实用范本。再次,包括产权激励机制、项目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科技投入监管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的技术创新机制体系是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获得长远发展的可靠保障。最后,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树立创新意识能够激发创新积极性,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帮助解决目前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阻力,实现可行模式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增强竞争优势,获得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