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许多研究对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给予一致的认可,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研究者们通过试验和研究,总结归纳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几种主流的策略、模式,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制”、“小组探究法”、“切块拼接法”及“小组调查法”。这些策略和模式的实施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它能促进学习者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促进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个人及小组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社交技能;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小组活动的参与能力。合作学习以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但是同任何一种教学理论一样,合作学习在实际课堂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人们的文化不同对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也不同:有些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可能不适应合作学习;过分依赖同一种母语而不是外语;学习者相互学习不准确的语言形式及课堂中容易出现的混乱秩序等。近年来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给合作学习注入了新了思路。作者希望证实管理学中控制理论和合作学习策略的融合不仅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同时也能借助管理学中的控制理论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本文首先回顾了英语合作学习的发展,描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就。然后介绍了管理学中控制理论的概念,主要分类(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和特点以及控制理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证实控制理论和合作学习策略结合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理论中哪种控制法(直接控制法和间接控制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气氛更为有效,笔者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历时两个学期,81名受试者均为来自南京审计学院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对成绩测试、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方法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控制理论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提高,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课堂教学的组织更为有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理论与合作学习法的结合在中国的教学环境下有一定的可行性。
论文最后笔者提到了本次调查由于管理学知识的有限和对小组组长选择的不当而引起的局限性,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展开——对已学习过管理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策略和控制理论培训;对教师进行其它学科相关理论的培训和跨学科教师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