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匹配、战略资源互补与跨国并购绩效——一项多案例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的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几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层出不穷,但就并购企业目前的短期业绩而言,获得显著成功的并不多。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和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特殊情境,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影响的机制又是怎样的?如何才能避免并购失败,提高并购后的绩效,从而有效地推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回答。基于该研究目标,论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得出有益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的结论。   论文中,通过对跨国并购相关理论的必要回顾,并在总结国外关于跨国并购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性地提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战略影响模型;同时通过对我国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中海油服并购挪威AWO石油、上汽并购韩国双龙三个典型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归纳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命题,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研究,作者得出结论:   1.在跨国并购中,目标企业的战略资源规模与跨国并购的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些战略资源在并购后的经营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尤其技术溢出、管理协同等效应的充分发挥仍需要以并购双方组织文化维度的接近为前提。   2.国家文化的差异并不是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主要障碍,组织文化维度的异同在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组织文化的接近度越高,越有利于并购中技术溢出、管理协同等效应的发挥,从而有利于目标企业战略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提高跨国并购的绩效。   4.战略资源的高透明度和行业经营的高标准化程度有利于降低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给并购企业带来的交易风险,降低跨国并购的不确定性,提高技术溢出和管理协同效应的发挥水平,从而降低跨国并购后整合的风险,提高并购绩效。   结论揭示,获取海外战略资源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组织文化的差异会制约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施跨国并购时,我国企业必须在组织文化匹配、战略资源互补的战略框架下对企业组织文化距离、目标企业战略资源的规模和透明度,以及行业经营的标准化程度进行仔细考量,以制定完善的跨国并购战略决策。
其他文献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在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家族治理成了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上的一大特色。家族治理在企业创立初期,表现出了灵
学位
人类行为的动因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借助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创新,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工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还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内容作了更为细致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  探究的内容多种多样,江苏高考从2009年
摘要: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比较清楚目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现状。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活动内容比较单调,学校教师偶尔组织看电影、春游、植树等活动,总会要求每人写一篇作文,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很被动,对写作产生一种厌恶、冷漠的心理。其写作往往就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自然质量不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也倍感艰难。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非
学位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需要正确认识智力资本,并对智力资本进行科学管理。由于企业智力资本来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更为整个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随着移动用户数的增加,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也在急剧
学位
本论文从具体银行IT机构组织的项目决策分析出发,结合IT项目自身的特色来考察相关组织决策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并结合使用组织决策理论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决策模式:理性决
学位
企业并购(M&A),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并购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而并购失败则可能使企业陷入步履维艰甚至破产的境地。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并购方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分析不够深入和透彻。因此,在并购决策中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