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绘本阅读对小学四年级儿童情绪智力的立即性辅导效果。2.探讨小学四年级儿童诠释绘本的特点。
方法: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两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20名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儿童进行每周一次,每次六十分钟,共计十次的绘本阅读活动,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处理。本研究以绘本阅读作为自变量,以儿童在情绪智力量表和生活适应量表上的得分为因变量,采用《小学儿童情绪智力量表》和《生活适应量表》为测量工具,并辅以学生反馈单进行质性分析,探讨绘本阅读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
第二部分研究以实验组中的1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讨论部分用录音笔全程录音,并将录音转为逐字稿进行质性分析。本部分研究探讨小学四年级儿童诠释绘本的一般心理过程,同时也探讨他们对绘本中主题、人物、图画、情节各部分诠释的特点。
结论:
(一)绘本阅读对提升小学四年级儿童的情绪智力是有效的。
1.从统计结果看,绘本阅读对实验组儿童的情绪智力有立即性的辅导效果,对实验组儿童的生活适应没有明显的辅导效果。
2.从情绪智力的各个分量表上看,实验组儿童在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情绪、回应他人情绪、人际关系处理等部分提升尤其显著。
3.从团体反馈看,儿童对活动的满意度较高,总体上感觉舒服;他们能自由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较好的融入到团体当中;绘本阅读方案各单元目标完成较好;此外,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所提高。
(二)儿童诠释绘本的特点
1.儿童诠释绘本的一般心理过程
儿童诠释绘本的一般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内容理解、情感融入、联结生活、策略应用四个阶段。
其中情感融入阶段是联结绘本与儿童自身的关键,而绘本的图画、角色、情节等组成要素是儿童产生情感融入的依托,他们能够从这几个方面诠释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在对这些方面的诠释中体现出他们所受到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关注绘本图画、人物、角色等部分,有助于儿童自我探索,也有助于成人了解儿童的内心。
2.儿童诠释绘本主题特点
(1)儿童能归纳出故事的主题;(2)儿童诠释主题呈现出多样性的状况;(3)儿童对主题理解程度有深浅差异;(4)儿童诠释出的主题呈现出积极含义;(5)儿童诠释出的主题体现出一定的道德标准。
3.儿童诠释绘本图画的特点
(1)特殊例外、夸张、不同寻常的画面以及丰富性,多样性,生动性的画面尤其能引起儿童的关注;
(2)儿童较为关注画面的细节及细节的变化;
(3)儿童较为关注图画的色彩,并感受图画带给自己的美感;
(4)不论是整幅的画面,或是画面中色彩的变化,都能引起儿童的心理感受;
(5)儿童会以图画为依据对情节进行想象和推论;
4.儿童诠释绘本角色特点
(1)儿童尤其偏好具有积极正向品质的角色;
(2)幽默感,颠覆传统的角色对儿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3)儿童偏好与自己生活有联结的角色,并会在角色身上投射自己的希望。
5.儿童诠释绘本情节特点
儿童对故事情节圆满性有较为强烈的需求,除了对情节中圆满的部分有特别的偏好外,他们会以补充故事的方式,使情节更具完整性、逻辑性、圆满性;或者以续写故事的方式,使结局更完美;对带有负面内容的部分,儿童会进行改写,或扭转事实、或去除某一部分内容,让情节变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