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存续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项目和旧城更新工作从高速发展时期逐渐进入稳量保质阶段,对于城市内部一些有着历史文化传承和风貌价值体现的片区的发掘、更新与优化工作也在稳步展开中。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条例,用来指导和引领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风貌区等城市传统片区的优化更新工作。但在优化更新实际进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无论是千城一面的重建状态,还是引入商业旅游后,大量游客涌入并冲击着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这都造成了物质上和精神上城市传统风貌和传统文化的缺失。针对这样的困境和现象,国内外相关调查和研究工作也不断跟进,但很大部分都集中于社会学和建筑学领域,多侧重于对于片区内社会文化价值评估和文保建筑群落的修缮利用方面。对于整个传统风貌区内部的公共空间本身以及随之产生的公共生活等作为切入点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完整,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从城市传统风貌区的公共空间角度切入,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重庆龙门浩传统风貌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传统风貌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域这三大界限范围内,着重关注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物质和活动行为这两大构成要素。其次,依据场地建设现状将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分为“已改建部分”和“待修缮部分”后,对其片区整体情况和已改建部分公共空间的存续状态等方面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等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片区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从而能够根据这些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对片区内部待修缮部分公共空间提出优化原则和目标,并能够从规划层面、设计方法、决策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实践性策略。本文首先从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交通概况、建筑元素、业态构成等整体性的方面入手,阐述了整个片区的基本概况。在片区范围分析中,着重关注片区与城区、片区与周边的相互关系。随后在历史沿革方面,详细梳理了龙门浩片区的四个历史阶段,展现其从初建到繁荣,从衰落到重新开发的历史进程。在片区交通概况方面主要关注了片区公共交通和主要出入口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建筑方面主要关注了片区内部传统川东民居建筑和中西结合的洋房这两种共存的主要建筑类型,并列举了建筑概况。在龙门浩传统风貌区中的业态构成方面,分析片区重新改建后以餐饮零售店为主的商业化业态现状。最后对于龙门浩片区的优势与挑战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龙门浩整体现存优势突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其次,对已改建部分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对于整体公共空间结构将其总结为“三横两纵多支路”的特征。运用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和软件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变化在区域集成中心、内部交通主次干道、内部交通便捷度、片区混合功能承载能力、内部人群认知程度等问题上进行分析。随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平面分析,总结出片区内公共空间的视线视廊关系、重点节点空间情况和历史传统风貌要素提取等相关研究。然后运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分别对片区的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动进行了调研,并对所得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文对于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和对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待修缮部的公共空间的现状调查结果提出优化策略。确定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原真性、文化性和延续性等公共空间优化工作应该遵循的六大基本原则,树立突出片区风貌、提升片区品质、重塑片区活力等针对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优化的三大目标。然后从规划层面、设计层面和决策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1)规划层面上要打造连续性城市风貌轴线、创造片区内部的复合空间、优化片区防灾安全规划、对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进行整合规划,并最终绘制规划成果平面图;(2)设计层面上要创造宜人空间尺度、改造临街建筑立面、升级公共空间设施、指导空间场景恢复、设计文化特色元素;(3)决策机制方面要借力城市片区更新优化、强调公众参与力量、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优势。
其他文献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海陆环境问题.微塑料的大气污染研究在国际上鲜见报道,在中国尚属空白.本文基于大气沉降样品的收集和分析,报道了中国滨海城市大气环境中微塑
1950年研究者在干骨研究中发现骨在承受应力时其凹凸两侧可产生电位。骨的压电性质首先发表在日本的文献中,而最初在西方国家没有引起广泛影响。但在矫形学中压电性质的基本原
信仰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把握和向往的生活最高境界。对于个人而言,信仰赋予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信仰使意志坚定,使心灵具有归宿。对社会整体而言,共同信仰是
本文主要以《批评的界限》一书为切入点研究了芮塔·菲尔斯基的文学批评思想。菲尔斯基是美国新兴的文学理论家,其文学批评理论在美国引起了广泛讨论,并在后批评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充分的研究价值,且其理论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关注。本文先介绍了菲尔斯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说明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接着梳理了批评这个词语的词源以及这个概念在文学历史中的意义演变。而后批评脱胎于批评,对批评概念的梳理
从时代背景上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知识型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不对等造成了大范围的群体性焦虑,进而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传统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搜索引擎已
随着经济和市场化的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可选择就医地点呈爆发式增长,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从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率转变。同时伴随新医改的不断深化,限制公立
针对室外放射源人工监控方式不科学、监控参数单一等问题,研究一套基于GPS的室外放射源信息监控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室外放射源信息,结合GSM/GPRS技术、剂量检测技术和SQL Serv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例非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各15例,常规输液组(对照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