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diathi)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在全世界所有香石竹生产区均有分布。此病在我国各香石竹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较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香石竹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因子。目前,已有研究者利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将双价抗病基因GAFP-NPI转入香石竹的植株中,获得转基因植株,研究表明转基因香石竹对绿色木霉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将分离到的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采用不同的抗性鉴定方法,对转基因香石竹抗镰刀菌枯萎病抗性进行测定,得出的结果如下:1.通过组培苗接菌实验表明:转基因香石竹品种与未转基因香石竹品种相比更耐病,表现在转基因香石竹枯死所需的时间较未转基因香石竹长。2.通过离体苗接菌实验发现:转基因香石竹与未转基因香石竹相比抗性有了明显提高,表现在病斑扩展的长度比未转基因香石竹短。3.确定了尖孢镰刀菌最佳的产毒条件,采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香石竹离体苗,发现50%浓度的毒素鉴定效果最好。用50%浓度毒素滤液处理转基因香石竹和未转基因香石竹,结果显示转基因香石竹的抗性有了明显提高。4.建立了香石竹悬浮细胞系。用尖孢镰刀菌毒素滤液处理转基因和未转基因香石竹悬浮细胞,得出如下结论:互作后转基因香石竹细胞死亡率总体低于未转基因香石竹;互作后细胞死亡状态相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香石竹差别不大;测定互作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发现转基因香石竹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低于未转基因香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