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C,D2-40,E-Cad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其综合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三年生存率大约仅有40%左右,如何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仍是现在研究的重点。乳腺组织淋巴丰富,通过淋巴道转移占乳腺癌转移途径的60-75%,且早期多见于腋淋巴结,有30%会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淋巴道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的淋巴道的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因此,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寻找和分析乳腺癌转移的机制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检测VEGF-C、D2-40,E-Cad蛋白在正常乳腺,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原位癌,及乳腺浸润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VEGF-C、D2-40、E-Cad蛋白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美联结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在正常乳腺组(正常组,20例),乳腺癌不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30例),乳腺导管内癌组(原位癌组,3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浸润癌组,65例)中VEGF-C、D2-40,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论:1.VEGF-C在浸润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性强于不典型增生组和良性病变组;同时淋巴结转移组显著性强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VEGF-C在乳腺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可能不但可作为预示乳腺肿瘤发生恶变的早期肿瘤标志物,还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2.D2-40进行LVD计数测定发现乳腺癌变组LVD明显高于乳腺不典型增生组和良性病变组,淋巴转移阳性组LVD计数明显高于淋巴转移阴性组;说明LVD计数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发生存在明显关系,可以做为评判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3.E-Cad在浸润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及良性病变组,同时淋巴结转移组显著性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E-Cad可能作为乳腺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4.研究发现VEGF-C与D2-40呈正相关,因此VEGF-C与D2-40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肿瘤早期淋巴道转移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发现VEGF-C与E-Cad呈负相关,提示VEGF-C与E-Cad的联合使用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1.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出1株或几株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菌株。 2.对筛选出的目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 3.对目的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分离纯化目的菌
建立同时测定水产品中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乙酰基异丁香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
为探究开菲尔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过程,以采集自阿勒泰地区的开菲尔为实验原料,分离培养其中开菲尔粒,将其接种至杀菌牛乳中.采用顶空气质联用仪(headspace-gas chromat
为探究西式熏煮火腿加工过程中肌浆蛋白结构变化,该研究提取不同加工环节肉样中的肌浆蛋白,利用巯基总量和表面疏水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