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业“触网”多年以来,凭借电子商务成本低、信息透明、促需求、高效率等特性,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保险渗透率得以进一步提升。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销售收入在保费大规模增长中占据主力,其流量红利为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然而,笔者在长年的财产保险理赔实务工作中发现: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的保险,其事故理赔率、客户投诉率、服务成本率居高;此外,保险公司面临严峻的监管压力,可能背负任何因三方网络平台违规销售引发争议而导致的行政处罚、经济处罚。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依然面临传统保险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对比分析第三方网络平台与专业中介的风险差别,及三方平台在保险业务流程中的风险,从保险理赔视角研究平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并提出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建议。
全文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介绍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时期第三方网络平台风险控制研究的意义,互联网保险发展情况、第三方保险网络平台的发展、国内外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研究等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宏观简述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的现况。为了更清晰的了解第三方网络平台在保险公司中的角色定位,微观描述互联网财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发展进程和问题。第三章着重分析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风险。第三方网络平台与专业中介机构同为保险中介,首先了解二者有何差异、风险表现是否类似,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三方网络平台风险。其次,上述风险总是会贯穿于保险业务流程中具体展现。以保险业务流程为切入点,形象地揭示第三方网络平台保险业务在各流程中的风险。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重点。第四章在第三章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印证平台风险。以众安保险为例,收集意外险、旅行险等多个财产险种的理赔数据,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事前风险和事后风险两个维度,从理赔视角测度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第五章主要回答解决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业务风险控制方案。结合前文分析,给出保险人如何通过激励约束机制降低平台机会主义行为的建议。并提出建立外部约束机制,以风险为导向健全法律法规,构建信用体系和加强市场准入机制等多方位风险控制建议。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是对全文的回顾总结,指出文章的不足与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文采用风险管理理论与保险理赔实务相联系、文献资料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追寻大众广为诟病的互联网保险纠纷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运用真实案例和实证分析佐证风险原因,总结给出互联网保险公司治理风险、规避风险的策略。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第三方网络平台为研究对象,从保险公司视角重点分析平台的不同特性与之风险,从理赔端回溯平台在保险业务的销售流程、承保等各个环节中具体风险表现,以期借鉴历史经验和数据,提高平台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实现财险公司良性运转,解决市场资源错配现象。
全文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介绍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时期第三方网络平台风险控制研究的意义,互联网保险发展情况、第三方保险网络平台的发展、国内外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研究等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宏观简述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的现况。为了更清晰的了解第三方网络平台在保险公司中的角色定位,微观描述互联网财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发展进程和问题。第三章着重分析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风险。第三方网络平台与专业中介机构同为保险中介,首先了解二者有何差异、风险表现是否类似,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三方网络平台风险。其次,上述风险总是会贯穿于保险业务流程中具体展现。以保险业务流程为切入点,形象地揭示第三方网络平台保险业务在各流程中的风险。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重点。第四章在第三章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印证平台风险。以众安保险为例,收集意外险、旅行险等多个财产险种的理赔数据,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事前风险和事后风险两个维度,从理赔视角测度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第五章主要回答解决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业务风险控制方案。结合前文分析,给出保险人如何通过激励约束机制降低平台机会主义行为的建议。并提出建立外部约束机制,以风险为导向健全法律法规,构建信用体系和加强市场准入机制等多方位风险控制建议。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是对全文的回顾总结,指出文章的不足与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文采用风险管理理论与保险理赔实务相联系、文献资料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追寻大众广为诟病的互联网保险纠纷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运用真实案例和实证分析佐证风险原因,总结给出互联网保险公司治理风险、规避风险的策略。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第三方网络平台为研究对象,从保险公司视角重点分析平台的不同特性与之风险,从理赔端回溯平台在保险业务的销售流程、承保等各个环节中具体风险表现,以期借鉴历史经验和数据,提高平台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实现财险公司良性运转,解决市场资源错配现象。